登录/注册 搜索

【资讯】福州市博物馆线上送展系列——徐悲鸿 伯乐相马图

发布时间:Mar 6, 2020 | 作者:


马在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地位极高,具有一系列的象征和寓意。龙马精神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所崇尚的奋斗不止、自强不息的进取、向上的民族精神。祖先们认为,龙马就是仁马,它是黄河的精灵,是炎黄子孙的化身,代表了华夏民族的主体精神和最高道德。

接下来要介绍的是福州市博物馆馆藏文物精品一副徐悲鸿赠与好友──福州著名书画家陈子奋先生并题跋的《伯乐相马图》。徐悲鸿是中国著名的国画大师,尤其以画马而闻名,他笔下的马千姿百态,矫健洒脱。

 

徐悲鸿简介

 

image.png 

 

徐悲鸿(1895年7月19日—1953年9月26日),汉族,原名徐寿康,江苏宜兴市屺亭镇人,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曾留学法国学西画,归国后长期从事美术教育,先后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艺术系、北平大学艺术学院和北平艺专。1949年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擅长人物、走兽、花鸟,主张现实主义,于传统尤推崇任伯年,强调国画改革融入西画技法,作画主张光线、造型,讲求对象的解剖结构、骨骼的准确把握,并强调作品的思想内涵,对当时中国画坛影响甚大,与张书旗、柳子谷三人被称为画坛的“金陵三杰”。所作国画彩墨浑成,尤以奔马享名于世。

 

《伯乐相马图》

 

image.png 

 

此画纵69厘米,横138厘米。画面墨色简洁,用笔大胆。画中伯乐身着对襟长衣,面朝马背手而立,身微前倾,庄重质朴,其身后马夫,额头宽大,胡须满腮,短衣,赤足,肌肉劲键,身形较矮小,眼神略显平庸之态。这呆滞的眼神,烘托出伯乐敏锐、专注的目光。画中马尖耳、白额,宽鼻、马身硕实,颈、胸、肚、臀、腿处比例精确,鬃、尾迎风飞动。马腿的直线细劲有力,有如钢刀,力透纸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线很有弹性,富于动感。大师运用了饱酣奔放的墨色勾勒头、颈、胸、腿等大转折部位,并以干笔扫出鬃尾,使浓淡干湿的变化浑然天成。笔墨酣畅淋漓,一气呵成。大师采用了豪放的泼墨和劲秀的线描写意方法,着重刻画出马的神韵和气质。对千里马的刻画可谓是细致入微,栩栩如生。

在此图左侧有题跋释文为“戊辰夏尽,薄游福州。乃识陈先生意芗,年未三十,已以篆刊名其家。为余治‘游于艺’、‘长须颔亦何伤’。‘天下为公’诸章,雄奇道劲,腕力横绝,盱衡此世,罕得其匹也;画宗老莲伯年,渐欲人宋人之室,旷怀远志,品洁学醇,实生平畏友。吾国果文艺复兴,讵不如意芗者,期之哉,兹将远别,怅然不释,聊奉此图,愿毋相忘。悲鸿画竟并誌。”铃印朱文一方“困而知之”,白文一方作“徐悲鸿印”。(戊辰即1928年)

 

画作背后的故事

 

关于这幅《伯乐相马图》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928年夏天,国画大师徐悲鸿应邀参加福建省第一届美术展览会筹备征集委员会,在观摩诸多作品中,特别欣赏陈子奋的篆刻,并决意寻访陈子奋。陈子奋是福州著名的画家,擅长白描花卉,精篆刻,曾为徐悲鸿刻过好几方印章。徐悲鸿在陈子奋家相谈甚欢,谈笑间,挥笔传神,还为陈子奋画了肖像。陈子奋亦连夜为徐治印。徐悲鸿在离福州前,为陈子奋画了《伯乐相马图》。

20世纪60年代初,陈子奋先生将徐悲鸿赠送的这幅《伯乐相马》图,捐赠给福州市博物馆收藏。

 

知识窗

徐悲鸿其他作品赏析

 

image.png 

《田横五百士》

 

徐悲鸿的成名大作《田横五百士》场面宏大,作品中共画有27个人物,故事取材于司马迁《史记·田儋列传》,司马迁感慨地写道:“田横之高节,宾客幕义而从横死,岂非至贤!”可见徐悲鸿作此画是受太史公的感召。徐悲鸿借此历史故事表达出:针对当时的反动统治和社会黑暗的愤恨,以及对威武不屈的反抗精神的歌颂,面对民族危亡,百姓疾苦,徐悲鸿用他手中的画笔,为民请命,奋力呐喊。

 

image.png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取材于《列子·汤问》中人们熟悉的“愚公移山”故事。画家创作这幅巨作,是希望中国军民以愚公移山的精神艰苦奋战,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观众会发现,油画画面自左至右展开;左边是愚公与邻人“孀妻”对话,愚公左右各一小孩,一在吃饭,一在运土;再右是几个身强力壮的大汉挖土不止,人物顶天立地。整个画面充满征服大自然的豪情壮志。

 

徐悲鸿无疑是我国艺术界举足轻重的人物,为了扭转中国画抄袭、模仿、缺乏生活气息的萎靡颓风而大声疾呼,徐悲鸿学贯中西,他将西方的精湛写实技巧融汇到中国绘画之中,为传统艺术的革新与发展开拓了新的广阔天地。徐悲鸿被国际评论誉为“中国近代绘画之父”。


(文章来源:福州市博物馆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