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资讯】传统福州人怎么准备过年的?

发布时间:Jan 13, 2020 | 作者:


传统福州人怎么准备过年的?

 

 

福州人十分重视做年做节,据统计福州人一年要过14个节,并且每一个节,基本都有一个好吃东西和一首好听的歌。做年是特别重要的节日,福州人怎么准备做年呢?“民以食为天",讲究吃的福州人自然过年准备好大吃大喝,一句经典福州话就是“讲食龙过山",讲一谈吃,精神十足,动作迅速,象蛟龙过山岗,气势汹汹!下一句就是负能量,讲“做事情会搭单”,意思做事情慢慢呑吞,昏头昏脑无精打采。其实这不符合福州人吃与做的特点,下一句应该是:讲做虎下山!做事情同样风风火火,猛虎下山,雷厉风行。所以这两句联起来,吃与做是"生龙活虎"!

 

福州人准备做年,时间上一般从腊月初一开始,可以归纳三大件事情,三大件事情就是“有吃有做”,同样"生龙活虎"。

 

1、洗被帐,刷门板,筅堂做卫生

 

2、炊糖粿,刣鸡鸭,卤乇办年货

 

3、做衣裳,置鞋袜,光鲜迎新春

 

先说洗被帐,刷门板,筅堂做卫生。当年福州人家庭没有洗衣机,烘干机,也没有通自来水,洗被帐是一项大工程。但非做不可,因为老福州人认为 “做年毛洗被 困了会暝晦”, 意思是不洗被帐,不把一年晦气冲洗掉,人会倒霉。所以腊月初一开始动作了,为了要利用阳光晒衣物,一大早就要观察天气情况,挑一个大好晴天后,家靠江河的一般抱到江河的“道头"(码头)旁边洗,但要算好“水字"(涨潮的时间)才行。大部分家庭从水井打水,倒在大木桶里搓洗。基本程序是这样:洗浆拔褶。为了使衣物平整,洗好的衣服要放在米汤里浸一下,然后晾在竹杆上,还要用力上下左右拉一拉,最后把晒干的衣物一件件折叠起来!所以一遇大晴天,家家户户洗的洗,晒的晒,男女老少,分工合作热火朝天

 

另外大动作就是筅堂,因为过去福州大多数都是木头房子(柴埕厝),于是用竹叶枝绑在竹竿上清扫屋顶与墙壁上的蜘蛛网与灰尘,还要把木头的门板脱下来,用稻草团成一把粘着细沙用力擦洗门面。木头的墙壁(壁枋)则要雇请水上人家的妇女搭竹梯上去清洗,所以这段时间会看到这些穿蓝布衫,黑裤子的疍民女人,手拎着弯把水桶(方便挂在梯子上)在各家各户忙碌着。小孩子也不闲着,他们用瓦片成细末,用湿布沾点这粉末擦拭家里的铜物件,如抽屉的手把,皮箱的提手,锁匙,弄得锃光发亮!总之,年暝兜做卫生是一年中最彻底的大扫除,它有扫除晦气,辞旧迎新之意!所以不仅做到“四面光”,还要“六面光”。

 

image.png 

 

第二就是做吃,先将糟缸卤钵拿出来,洗净备用。大块的猪肉用酱油卤好放在卤钵里,把草鱼或鲢鱼切块放在油锅里炸成金黄色,然后放进红糟浓汁里,自然香味扑鼻,卤肉与糟鱼一般放在正月里享用。腊月二十五,家家户户炊糖粿,还有炊用地瓜粉做的肉丸,掺罗卜丝的菜头粿,也是过年的必备的食品。因为这些大多是用米磨成浆做成的,所以家家户户轮流用石磨,一人推磨手(磨杆),一人往磨里放水与米,构成了一幅家家乐的生动画面!

 

这时节点有个重要活动千万不要忘记,就是每年的腊月二十六,福州人的女儿、女婿送年,送到娘家的有:一甑糖粿、一个猪蹄膀、一只红公鸡、两条鲢鱼或草鱼,还有福橘若干。其中红糖粿是必不可少的。其寓意,红糖粿是“年年高升”。这种敬老孝亲的好习俗,好传统值得我们继续传承,发扬。

 

另外,因为当时没有电冰箱,一般备年货都先去京果干鲜店购买香菇,金针,木耳,腐竹等干货,快过年才动手刣鸡刣鸭,然后拔好毛,洗干净,用绳子串在竹杆上,挂在屋檐下晾,一排排鸡鸭成了家家户户过年的一道风景线。

 

image.png 

 

最后是赶紧做衣裳,置鞋袜,光鲜迎新春。因为过去福州一般家庭的很少去商店购买成衣,多半是自家动手做,而且起先是手缝,才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诗句,女界必须懂得“女红针黹” 这是很重要的要求。后来有了“衣裳车”(缝纫机),这东西就成了过去嫁妆“三转一响"必备之物。但大件的衣物,例如大衣、棉袄之类,还必须送到"衣裳店"去加工,有的请衣裳师傅到家里来做,这样比较省工钱。不过年关,大家都想这一招,师傅很抢手,必须事先预订。一般定好师傅,这一天清晨要在厅堂摆好“衣裳坪”,抬出缝纫机,等师傅一来就开工,中午要在东家主家里吃饭,饭菜也要搞好一些!因为虽是计件算工钱,但招待好一些,速度与质量有保证。穿新衣,新鞋,打扮漂漂亮亮迎新年,这是大家的心愿。

 

在缺吃少穿的年代,新年能有机会吃好,穿好,所以特别受到大家普遍的重视与期待。不过時过境迁,现在大家都觉得年味不浓了,为什么?主要是那份急切的期盼心情减弱了,挂在嘴边的变成“有钱天天都是节”,这就是最好的证明!现在住高楼大厦,有必要那样兴师动众的“筅堂"吗?家家备有洗衣机,烘干机,随时都可以洗被帐,过年时做一下,无非履行一种仪式感而巳,当然包括穿新衣,戴新帽之类!

 

“做年"是福州传统的最重要的活动,“有吃又有做"才闹热,所以动作大一些,年味就浓一些,把我们炎黄子孙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图文来源:邱登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