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福州人唇齿间的“非遗”茶香 (上)
发布时间:Jan 26, 2024 | 作者:
“宁可三日不食,不可一日无茶。”
福州是一座有着2200多年
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
因为盛产茶叶
所以福州人和茶之间
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福州老茶摊
▲图源:小红书@Gretchenyz
茶与福州息息相关,而“茶摊”也正是大家特别钟情的休闲方式,是老福州人的休闲“三宝”之一。
▲图源:小红书@Gretchenyz
旧时福州的茶摊遍布大街小巷,茶摊一般面积不大,主要设施就是十几张竹躺椅,以及茶壶、茶杯等。人们劳作之余,到茶摊里躺在竹躺椅上,摊主就会送上一杯茉莉花茶(称香片),让客人品茗并闭目养神。花费不多,可谓既实惠又惬意。
▲图源:小红书@Gretchenyz
很多老一辈人还记得,他们通常在茶摊上交流邻里信息、社会见闻、生活经验。甚至有时茶摊也是家务纠纷理论和仲裁的地方。某种程度上,茶摊是老福州人的情感所系、文化传承。2018年,“老福州茶摊”正式入选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茶的品种上
福州人有诸多选择
福州茉莉花茶、青岐岩莲香(百年洪家茶)、七境茶、泮野柏山岩青茶……
而这些茶的制作技艺
也都是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
▲图源:小红书@-Shinzy
茉莉韵,莫离情
茉莉代表了福州人心里美好的期愿
茉莉花不仅是福州的市花
福州茉莉花茶也曾是清朝的贡茶
▲图源:小红书@山野閑鹤
茉莉花茶多以烘青绿茶为底,和以新鲜茉莉花,通过窨制工艺将茉莉花香融入茶中,最后去花留茶。窨制,也叫熏制,基本原理是将茶坯与刚刚采摘下来的鲜花混合在一起,鲜花吐香,茶坯吸香,茶香与花香最终融合,花茶制成。泡出的茉莉花茶水口感甘甜清冽,不见茉莉花,却可闻得茉莉盛开时的馥郁芬芳,从而赢得了“窨得茉莉无上味,列作人间第一香”的赞誉。
▲图源:小红书@爱茶的人吴烦恼
福州茉莉花茶独特的品质与福州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密不可分。福州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条件非常适合茉莉花生长,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茉莉花种植史。作为茉莉花茶的发源地,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也已有近千年历史。
▲图源:小红书@爱茶的人吴烦恼
福州茉莉花茶窨制工艺,其技艺流程主要包括茶坯粗制、精制和伺花、茶花拼和(窨花)、静置通花、收堆复窨、茶花分离(起花)、转窨或提花、匀堆装箱。对于顶级茉莉花茶有两个审评标准:花香入骨和冰糖甜。茶为骨、花为魂,茶叶要保留茉莉盛开时那抹最浓郁的香气,且花香落水不散,而茶水的口感则需呈现出甘而不腻、清新爽冽的冰糖甜。
二、百年洪家茶红茶制作技艺
▲图源:百年洪家茶公众号
一罐茶叶为福州历史增添了分量
一纸茶方更记下了一段传奇往事
百年洪家茶
曾沿着海丝之路
走出福州、走向世界
见证了“海丝”的发展和繁荣
也向世界展示了“福州味道”
▲图源:小红书@误入奇茶的洪卉
作为“非遗”茶,洪家茶系列中的红茶名品“青岐岩莲香”历史已逾百年,最初产自洪家的“福胜春”茶行,由洪家第一代创始人洪天赏研发。“青岐”表明洪家祖籍金门青岐乡。“岩莲香”指茶汤质地如岩石,幽香似莲花。
▲图源:小红书@误入奇茶的洪卉
五口通商后,福州逐步成为世界茶港。洪天赏借助福州港的便利,从航运业起步,逐步做起茶叶生意,创办了洪家茶。在1933年的美国芝加哥世博会上,“洪字茶”获得了银牌奖章,洪发绥成了名副其实的一代“海丝茶王”。在洪天赏和洪发绥父子的经营下,洪家茶业成为闽台茶业的魁首。“刀牌烟仔洪家茶”,成为两岸茶客的口头禅。
▲图源:百年洪家茶公众号
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相继爆发,洪氏族人前往香港、厦门鼓浪屿等地。1946年,洪发绥去世,洪家茶事业因此“销声匿迹”。1993年,洪发绥的遗孀张素贞,将洪家茶的秘方等带回福州,百年洪家茶得以再次复兴。洪家茶第四代洪植锦,凭着重归福州的洪家茶秘方,深研数年,终于在福安“福建省茶叶研究所”技师刘敦的协助下,让百年洪家茶的非遗红茶名品“青岐岩莲香”重现。
▲图源:小红书@误入奇茶的洪卉
百年洪家茶制作技艺是通过几代人的心血和探索融合而成的,工艺十分复杂且环环相扣,工艺力求细致到位。制作工艺流程分为九道,即釆摘、晒青、做青、萎凋、堆青、揉捻、发酵、摊凉、烘干。其特有的“微做青”工艺,使茶汤更清透,韵味更足。洪家茶的理念是遵循自然规则,由于选材考究,制作工艺细致,百年洪家茶带有自然淸新的花果幽香,茶汤金黄透亮、内质丰富且耐泡,茶汤入口蜜韵悠长、甘甜且生津,尾水有淡淡的糯米香。
福州山海相拥
气候与地貌几乎为茶而生
茶叶采摘
茶的制作技艺
以及茶的饮用
早已贯穿于福州人的
日常生活、仪式和节庆活动中了
技艺传千载,茶香飘万家
在福地品福茶
是美好的生活情趣和心灵的归属感
- 上一篇: 【资讯】福州人唇齿间的“非遗”茶香 (下)
- 下一篇: 【资讯】重磅!国宝级大展!落地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