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严复先生“坐卧一小楼”,原来是这里!
发布时间:Jun 7, 2023 | 作者:清新福建 文旅之声
他出生于医学世家
是福建船政学堂的第一届毕业生
也是第一批远赴英国学习海军的“留学生”
他是“精通西学第一人”
是晚清著名思想家、翻译家、教育家
他就是从福州走出的名人——严复
坐卧一小楼
严复故居位于三坊七巷郎官巷西段北侧20号。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严复于1920年底回到福州,在此居住,直至1921年病逝。
严复晚年给友人信札中提到“还乡后,坐卧一小楼,看云听雨之外,有兴时,稍稍临池遣日。”“小楼”即为郎官巷故居。
严复,原名宗光,字几道,福建侯官县人,近代著名的翻译家、教育家、思想家。他翻译了《天演论》、创办了《国闻报》,系统地介绍西方民主和科学,宣传维新变法思想,将西方的社会学和自然科学介绍到中国,是中国近代史上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的“先进的中国人”之一。其提出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对后世的翻译工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吾宗之光
严复故居,占地600多平方米,坐北朝南。古色古香的插屏门、雕刻精美的轩架、仿西方建筑纹饰的栏杆……整体谦虚而不失威严,富丽而不失稳重,处处彰显着院落主人儒雅脱俗的风度与气韵。
故居含两座宅院,分为主座与花厅。主座布局对称,厅堂高敞,庄严规整。花厅布局较为自由,显得亲切自然,两座院落通过回廊连接。
主座保留有鲜明的清代风格,一副对联“有王者兴必来取法,虽圣人起不易吾言”悬挂正中,显示着严复在岁月流转中沉淀出的智慧。
厅堂上方,有一块“吾宗之光”的匾额,严复先生原名宗光,“吾宗之光”既囊括了先生的名字,又高度赞扬其光耀宗族门楣的功绩。这块匾额是严复在台湾的孙女严倬云、孙女婿辜振甫谒献的。
如今主座两边的厢房已辟为严复第一展厅,围绕着“少年砺志、投身海军、启蒙图存、教育救国”四个主题,图文并茂地介绍严复的人生经历,展柜中还陈列着关于他的文物书籍。
己轻群重
通过主座天井回廊的西侧的一扇门就能到达花厅。花厅是当年严复居住的地方,是一座民国式双层楼房。这座双层楼房在严复晚年的诗文中多次被提到,在这小楼上,被疾病折磨得心力交瘁的严复仍写下了近百篇诗词和书序信札。
花厅一楼,是严复的书房与客厅。如今已布置成了严复第二展厅,以“严复与儿孙”为展示重点,详细介绍了严复后裔在闽台两地交流交往中的重要贡献。严复孙女严停云(台湾当代著名作家,笔名华严)就出生、成长在郎官巷,她在《吾祖严复》、《郎官巷里的童年》等散文中曾娓娓动听地讲述了这所宅院。
1921年秋,严复在这里写下了生平回忆录《严复遗嘱》。这位一生心系国家、民族命运的老人,在遗训中仍将国家之事摆在第一位,他要儿女们时刻牢记中国人当以中华传统文化和礼仪规范为根本,以国家为先,以群体为重。这位在中国近代思想界产生过极大影响的老人,就这样在这条幽幽小巷中闭上了双眼。
这座宅院在历经百年变革后,静静地屹立在古厝的街巷一隅,接待着一批又一批的访客,如今这般繁荣昌盛的现世也是对这位爱国兴邦的伟大人物和那段动荡岁月的告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