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谈“昙”冷知识——为什么博物馆普遍灯光昏暗
发布时间:Apr 11, 2022 | 作者: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
谈“昙”冷知识
为什么博物馆普遍灯光昏暗
疫去春来,线上花开。
昙博的线上活动如约而至,
尽管疫情牵绊住了我们博物馆里相遇的脚步,
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在家中云游昙博。
在接下来的时光中,
昙博将给大家带来一份
营养大餐——“谈昙冷知识”,
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博物馆,了解昙石山。
大家披好毯子,冷知识启动啦!
喜欢逛博物馆的朋友们,想必都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光线都很昏暗”“建筑都没有开窗”。其实,这个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因为文物怕光。
博物馆很少有自然光,自然光的早晚变化,会对参观造成眩光效应。还有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自然光中含有红外线和紫外线,红外线会使物体表面温度升高,导致展品热胀冷缩,加速文物的老化。紫外线会引起物体表面产生化学反应,造成展品老化、褪色、变色、变质等,损害展品。尤其是太阳光中是含有大量红外线和紫外线的,所以我们出门要注意防晒,文物也是一样,也需要防晒。
不同的文物对光照的要求自然也不一样。如纸张、丝织品、银器、彩绘类文物对光特别敏感,因此博物馆里一般会使用低照明度的专业灯具。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博物馆禁止使用闪光灯的原因,闪光灯其实也是光辐射的一种,其发出的可见光和不可见光都会对文物造成破坏。
像瓷器青铜器类展品属于对光不敏感类展品,这类展品就需要通过明暗对比来突出展品的细节纹饰等局部效果。
此外很多博物馆以调暗展馆灯光,从而营造出适合展览的主题气氛,通过灯光的明暗度来突出文物本身,而且灯光较暗可以帮助观众们集中注意力,让观众能够更加直观、清晰地看到文物。
静谧的博物馆因为灯光的配合,更加生动。
嗯!博物馆的冷知识又增加了。
来源:福建省昙石山遗址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