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我国重点培育10家到15家世界一流博物馆
发布时间:May 27, 2021 | 作者:中国文化报
为持续推进我国博物馆事业高质量发展,中宣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等9部门印发《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简称《指导意见》)。5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关强作主发布,介绍相关工作情况,并与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司长李宏、国家文物局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司司长罗静共同回答记者提问。
关强介绍,《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特色鲜明、体制完善、功能完备的博物馆事业发展格局,博物馆发展质量显著提升,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服务人民美好生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人类文明交流互鉴中的作用更加彰显。到2035年,中国特色博物馆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博物馆社会功能更加完善,基本建成世界博物馆强国,为全球博物馆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作为新时代博物馆行业全面深化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指导意见》从“总体要求”“加强分类指导,优化体系布局”“夯实发展基础,提升服务效能”“创新体制机制,释放发展活力”等5个部分21个方面提出具体举措,涉及博物馆事业发展的各个方面。
关于《指导意见》的亮点和创新点,关强介绍,一是坚持改革创新。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上下联动、横向联合,鼓励先行先试,破除体制机制束缚,释放发展活力。二是坚持统筹协调。统筹不同地域、层级、属性、类型博物馆发展,提高博物馆内部管理和外部治理水平。提高博物馆公共服务均等化、便捷化、多样化、个性化水平,实现博物馆高品质、差异化发展。如实施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创建计划,重点培育10家到15家代表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引领行业发展的世界一流博物馆。三是坚持开放共享。营造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通过区域协同创新、社会参与、跨界合作、互联网传播等方式,促进资源要素有序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多措并举盘活博物馆藏品资源。如实施“博物馆+”战略,促进博物馆与教育、科技、旅游、商业、传媒、设计等跨界融合。
在问答环节,关强等从优化体系布局的角度回答了记者关于全面推进博物馆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的文物保护能力、陈列展览质量,开展博物馆领域的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体制机制改革的创新探索等方面的提问。
在回答关于博物馆如何创新体制机制、释放发展活力,进一步发挥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问题时,李宏说,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和社会影响力日渐凸显。推进博物馆等公共文化机构的深化改革,目的是为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的公共文化服务。一是推动博物馆更好地服务基层。推进博物馆与城乡公共文化的设施合作,助力各类公共文化新型空间的打造,增强体验感和互动感,推动博物馆虚拟展览进入城市公共文化空间,服务15分钟城市生活圈,增加博物馆展览教育活动进乡村的频次。同时,鼓励有条件的博物馆错峰延时开放。二是搭建社会参与的平台,增加服务供给。推动博物馆的公共服务市场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展览、教育和文创的开发,鼓励地方通过政府购买服务、项目补贴、以奖代补等形式,支持非国有博物馆持续发展。同时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的前提下,鼓励社会资本以直接捐赠、设立基金会等形式支持博物馆的发展。三是大力发展数字文化服务。疫情发生以来,公共文化通过数字化服务,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要继续推进博物馆大数据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博物馆的云展览、云教育,构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博物馆传播体系。四是继续完善理事会制度。建立健全权责对等、运转协调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执行机制,不断提升博物馆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