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资讯】央媒头版关注福州!探访这里的文化密码……

发布时间:Feb 7, 2021 | 作者:


每年春节临近

家家户户都会贴上楹联

 

image.png 

 

《光明日报》头版

就关注了福州的楹联!

 

image.png 

 

楹联上的字

你都能读得出来吗?

这些楹联和福州有哪些故事?

快跟小编一起

探访三坊七巷楹联里的文化密码

 

 

楹联里的闽都文化

 

春节临近

福州三坊七巷里

一派喜庆氛围

 

image.png 

 

三坊七巷里

翰墨飘香的春联、意味隽永的楹联

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让八方游客在字里行间

感受着闽都文化

品味着榕城年味儿

 

image.png 

 

南后街的董执谊故居门前

大红的春联十分醒目:

美景躬逢鸟语花香境,

良辰共庆风和日丽春

横批是瑞气临门

新春气息扑面而来

游人纷纷在此拍照留念

 

image.png 

 

董宅门前春联的内容

年年都有新变化。

三坊七巷游客中心讲解员游佳丽介绍

每年春节前夕

董家宅门前聚集了一批董氏后人

他们架竹梯、贴春联

忙得不亦乐乎

 

image.png 

 

 

一番忙碌后,崭新的春联就贴好了。或是闽都别记扬十邑,折枝诗音萦后街,或是闽越千秋,纸贵双峰梦;文章两杼,芸香一脉风。看到这些楹联,大家就明白了,这里是《闽都别记》出版人董执谊的家。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

站在冰心故居的紫藤书屋

闽都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福建省楹联学会副会长林山

一边吟诵着书屋门前的这副对联

一边向我们解释道:

 

这是冰心的祖父集古人名言而成的自勉对联,并视为教育后代的家训。意思是对生活享受方面应当知足,简陋素朴一些;而对追求知识学问上,就应当知不足。对有益于世道人心的事,应当勇往直前地去做;而那些违背道义的事,就应当坚决不做。

 

 

image.png 

 

林山说

在《我的故乡》《我家的对联》等文章里

冰心都提到了祖父的这副对联

让这副对联广为人知

 

 

“‘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走进这里,你便走进了历史文化的深处,思想精神的高处。仅仅这里满街妙趣横生的对联,就足以让人回味无穷了。来自江苏的游客李先生是一位高中语文老师,这次他们全家三口在三坊七巷寻幽访胜已整整两天,尤其对高门宅院里琳琅满目的楹联倍感兴趣。

 

 

 

这些楹联上的字

你都能读出来吗?

 

春风化雨泽铎两岸,

秋水生云成梦双峰。

驿馆驻车,枕戈同卫国;

省垣揽辔,张榜且安民。

"仁里拂春风,且看锦肆绵延,琼楼轮奂;

广衢萦古韵,共赏书香浓郁,雅乐悠扬。"

……

这些

你都能准确读出来吗?

 

image.png 

 

看看

这些小哥哥小妹妹

可都有些嘴瓢了呢

福州历来是楹联创作的繁荣之地,中国联学的开山人梁章钜晚年就居住在三坊七巷的黄巷。他所编著的《楹联丛话》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楹联的著作。

林山介绍,在福州民间

无论大族小姓,在城在乡

有门不挂联,简直不可思议

 

image.png 

 

福州因此积聚了大量的趣联巧对,

特别是三坊七巷的古今楹联

可谓繁花似锦、精彩纷呈,

成为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三坊七巷的塔巷石牌坊门柱上

刻着一副篆书楹联:

六子登科,理学融天地;

双梅探屋,修文烛古今。

这副对联就是由林山撰写的

 

image.png 

 

它其实也可算是整条塔巷的导语导游词,提示巷子里有陈承裘故居和林星章旧居。林山说,这副对联的用典,分别指陈氏享誉全国的六子科甲,以及清代翰林林星章的旧居二梅书屋

 

image.png 

 

三坊七巷里的数百座古厝,有名人故居,有普通人家,有会所堂馆,有坊巷牌坊。它们的楹联各具特色,有的彰显家风家训,有的表现思想情趣,有的讲述历史典故,有的展示百姓情怀。

 

image.png 

 

楹联作为中国特有的文字符号之一,不仅是挂在墙上的装饰,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密码。从这些楹联中,可以看故事、看家风、看底蕴、看传承。林山表示。

 

文章来源遇见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