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西禅寺荔枝
发布时间:Sep 4, 2020 | 作者:
众所周知,荔枝是种植在果园里,或种植在农家的房前屋后的空地上,或栽种于池塘的岸边。然而,在福州,就有一处因寺院里的僧人种植大量荔枝树,而被称为“荔枝寺院”。它就是位于福州西郊的西禅寺。
福州西禅寺
据记载,西禅寺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开始种植荔枝了。《朱竹垞集》记载:清初康熙十一年(1672年),西禅寺还保存有古荔树四百多株。千百年来,历经台风、暴雨、洪水、虫害,以及人为的破坏,至今还能见到千年的宋荔一株。据考证,这株古荔是唐五代后梁慧稜禅师所种,宋初繁盛,至今仍绿叶满枝,硕果累累,被视为奇观。
西禅寺不但以荔枝闻名,而且以荔联、荔诗传世,增添了西禅寺的文化内涵。玉佛殿有一副荔联:“隋替唐兴,一脉泉通海外;梁蔚宋盛,千年荔子矗庭前。”这副荔联,包含三个历史信息:一说西禅寺已有千年之悠久;二说西禅寺与海外有关系,因为西禅寺在新加坡有分院;三说古荔种于梁(907-923年),至今仍存遗株。清初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名人朱彝尊到西禅寺吃荔枝,留下“再至双林少,他时一难饱。山(指怡山)僧会客意,临别更推盘”的诗句,说明西禅寺的僧人很好客。
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福州螺州人陈宝琛,写有《啖荔》诗,其中“我辈前来评荔子,好官犹解惜荷花”表达出他当官要像荷花一样,“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廉品格。当年西禅寺里还种有荷花。池塘里开荷花,池岸上荔枝红,成为一大景观。
近现代著名的文学家郁达夫先生,在游览西禅寺时,有个和尚请他吃荔枝,他在诗中写道:“陈紫方红供大嚼,此行真为荔枝来”。诗中的“陈紫、方红”都是福州西禅寺荔枝名优品种。
当代著名学者、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先生,于1981年到西禅寺访问,也留下诗曰:“百柱堂空观劫后,千年象教话当年。禅师会得西来意,引向庭前看荔枝。”此外,西禅寺还举行“啖荔文会”,许多文艺界、宗教人士聚于寺里啖荔吟诗、书画交流,传为佳话。
值得一提的是,西禅寺为什么要种荔枝?其中有一个奥秘,就是因为荔枝谐音为“离枝”,即这种水果一离开枝,便会“一日色变,二日味变,三日色味俱变”。所以它含有很深的禅意,寓意人们不要忘了本性与初心,否则会“变质”。
(文章来源:福州市林则徐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