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资讯】福州观赏金鱼培育技艺

发布时间:May 27, 2020 | 作者:


鱼脉溯源


金鱼原产自中国,福州金鱼有5~600年历史。
明代方志学家黄仲昭《兴化府志》(1501年)记载“金鱼...近好事者自福州移来始有之。”
明万历年间,福建省许多的府志、县志,开始大量出现有关于金鱼的记载。
最早提出“盆鱼”的是福州古籍《闽中海错疏》(1596年):“金鲫能变幻,可蓄盆中供玩。闽人俗称盆鱼。”
“盆鱼”,就是养在水盆、瓦缸中的鱼,福州人至今将金鱼称之为“盆鱼”。

 

 

技艺相传


image.png

福州观赏金鱼培育技艺自成一派。

 

清末大学者郭柏苍在其《闽产录异》卷六“鳞属·盆鱼”、《金鱼经》等金鱼专著中就曾花了大篇幅来记载福州人培育观赏金鱼技艺,并总结有“鱼缸、位置、蓄水、生子、饲食、疾病、器用、驯鱼”等八大点。

 

以下节选福州养鱼人常借鉴引用的4点,佐以认证。

 

生子


“凡鱼生子总在谷雨前后,视母鱼跳跃激烈。而公鱼沿堤赶咬,即将排子之候。”
谷雨前后,随着金鱼亲本性特征成熟,雄鱼胸鳍和头上长出白色追星,追咬母鱼。
百年前福州人用棕片或金鱼藻做鱼巢,现在多用木麻黄枝叶。
鱼子孵化后需置于树荫,不易过晒,不能摇晃水体。
“子初出如蚁不可见,伏于缸上或草上,此时水不宜深。出鱼后三、五日不可乱动其水,恐有伤于尾也。”


image.png

饲食

 

开口生物饵料,福州话称之为“沫”,意思是像水沫一样的微细生物,如水蚤。
当然,最好的还是如郭柏苍总结的,“最好为红虫,其次为面食,沙虫之极小者色白,此两种虫鱼食长。”


image.png

疾病

 

“鱼无故浮水面,口出水上,空吸吐泡者乃受热志故,速添新汲凉水以解之。若鱼沉缸底懒动,是受寒之故,速捞之浅水内晒之。鱼热则浮、冷则沉,然春秋朝日每亦停水面曝阳则非。”


image.png


image.png

 

这一套判断金鱼是否生病,及生病后如何快速治疗的措施至今为福州养鱼人沿用。

 

器用

 

“吸水筒制法以竹筒约四节许,底开钱大六孔,上节旁打钻眼。用法将钻眼扪住,揿入缸底,放开既唤水脚入筒内,仍扪住取起放出。再唤。”
吸水筒制法作为古法养鱼换水的“神器”,至今为养鱼人喜爱。
每三日换水1/3,保持缸内清洁。

 

 

——————————————

 

金鱼悠悠,游过百年长河。

在人工定向选育,淘汰了一些旧的品种,又新孵化了诸如福州兰寿、玉印水墨狮子头、皇冠珍珠鳞等创新品种。

 

鱼,在演进。

培育金鱼的古法技艺,存续状况却逐渐走向消亡中。

曾经的“鱼把式”,数十年如一日钻研,通过口授身传,将古法养鱼技艺,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今天,商品金鱼疯狂扩张。

规模化生产、养殖,有更多更好更近利的设备、仪器可以替换掉传统老物件,又有几个沉得下心的匠人,继续苦守先辈们“吃力不讨好”的传统技艺呢?

 

甚幸。

一切向上而生。

2020年,

福州金鱼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新的政策在倾斜:福州金鱼不仅要做大做强,更要挖掘数百年的金鱼文化!

 

福州金鱼文化复兴。

技艺,首当其冲。

遵循古法的养鱼,传统品种的养护,创新品种的培育,是传承技艺的“三把斧”。

相信,再过不久,曾经近乎淘汰的福州金鱼老五样——狮头、寿星、水泡、珍珠、蝶尾,又将重新走进市民家中。

当大家对这些经典品种耳熟能详时,才是文化真正地落地扎根。

中国金鱼之都,也更实质名归。

 

(文章来源:国潮金鱼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