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资讯】清康熙青花雏菊纹菱口盘—福州博物馆藏珍品

发布时间:May 13, 2020 | 作者:


image.png 

 

波澜壮阔的大海既孕育了辉煌灿烂的海洋文明,也吞噬掉无数劈风斩浪的航海者,“碗礁一号”沉船就是众多被大海吞噬的贸易船只之一。福州平潭“碗礁一号”沉船出水瓷器,为我们揭开了一段尘封的故事,随着水下考古工作的深入,大量完好的瓷器陆续出水。

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2005年在福建平潭“碗礁一号”水下考古成果之一——清康熙青花雏菊纹菱口盘,现收藏于福州市博物馆。

image.png 

“碗礁一号”沉船打捞记

 

2005年6月,中国水下文物考古队在福州市平潭县碗礁海域附近发现一艘古沉船,历时三个多月,发掘清理并打捞出大量清康熙年间江西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器。据专家推断,“碗礁一号”沉船的沉没年代约在清康熙中期,即17世纪末或18世纪初,“碗礁”一词是因渔民常在此处捞出瓷碗而得名。

 

image.pngimage.png 

福州市博物馆展厅内模拟船舱底部

 

这批出水的瓷器多以青花器为主,兼有少量的青花釉里红、青花色釉、仿哥釉瓷和五彩器等。大多制作规整,器形主要有将军罐、盖罐、盘、碟、碗、盏、杯、高足杯、小瓶、葫芦瓶、粉盒等。纹饰丰富,题材广泛,有山水、人物、花鸟、博古杂宝、吉祥文字等。此外,沉船也出水了几件明代青花、元末青釉以及宋代黑釉瓷器,足以说明在清代康熙中期,宋元明时期的瓷器依旧有市场并持续出口。

 

image.png 

“碗礁一号”沉船遗址

 

“碗礁一号”沉船出水的青花瓷器造型大都制作规整线条流畅,工艺严格、讲究,胎体表面的处理工整、光滑,无明显的旋削痕。器型大者沉稳、端庄,器型小的则轻巧隽秀,整体风格表现出质朴、凝重和大方。这些瓷器釉色鲜艳,色泽明艳、层次丰富,纹样丰富多彩,釉色莹润鲜亮,正是清康熙青花的典型特征。瓷器上的纹饰浓淡深浅错落有致,层次丰富,凸显中国画“墨分五色”的技法。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据悉,该遗址还曾遭到文物偷盗分子的疯狂盗捞。为此,执法部门对此进行了坚决的打击,收缴了大量盗捞文物并移交文物部门。

 

出水文物中的异域元素

 

“碗礁一号”沉船出水瓷器的造型纹饰来看绝大部分为中国传统样式,但在这批瓷器中却发现了许多带有异域风格的外销产品。

 

下面,就带领大家一起

重回300多年前康熙盛世,

一睹明清康熙景德镇制瓷业的风采,

感受这些出水瓷器中的异域元素,

所带来的独特魅力吧!

 

 

清康熙青花雏菊纹菱口盘

image.png 

 

收藏于福州市博物馆的这件清康熙青花雏菊纹菱口盘口径21.2厘米、足径11.4厘米、高4.3厘米,其盘心绘有五朵卷叶缠枝菊,内外壁绘有十六朵雏菊纹,别具异域情调,是“碗礁一号”沉船出水的清康熙年间江西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代表之一。

雏菊纹又称“翠菊纹”,有学者认为它描绘的是地中海沿海的一种花卉,在当时的中东和欧洲被视为天堂之花,幸福之花,象征着纯洁美好的爱情。这类瓷器有一个洋气的外国名字叫“克拉克”瓷。其特征就是在器物面上画成了一朵花瓣型,在花瓣里面又画上各种纹样,就好像在开着窗户一样,所以就把它叫做“开光”样式的瓷器。这种以开光为主要特征,并在里面绘有各种纹饰图案的瓷器即“克拉克瓷”。

 

image.png 

16-17世纪 荷兰东印度公司船只

 

克拉克瓷:风靡全球的中国造

 

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海上发现一艘葡萄牙商船,船上有大量中国青花瓷器。后在一次拍卖瓷器的时候,因当时人们不知道这批瓷器叫什么名字,所以就根据当时葡萄牙人运载这批瓷器的船名“克拉克”命名,把这类瓷器叫做“克拉克”瓷。从那以后,“克拉克”瓷的名称就流传下来,风靡欧洲,成了中国外销瓷的一个别称。

 

image.pngimage.png 

国外海上打捞克拉克瓷的船只

 

克拉克瓷在16世纪后期大量传入欧洲,为欧洲人所喜爱,是明晚期以来著名的外销瓷品种,常被皇宫贵族作为指定的订制品。雏菊纹样在中国非常罕见,可以说它融合了中西文化的风格,是外销瓷器的代表性见证。

据悉,“碗礁一号”出水了大量雏菊纹盘,土耳其托普卡比宫、英国维多利亚及阿尔伯特博物馆、荷兰国立博物馆都收藏有相似雏菊纹盘,以及福建龙海半洋礁海域也出水有相似器物,在中东的巴林也出土有这种青花瓷盘残器。

 

满载外销瓷的“碗礁一号”

image.png 

 

满载清代景德镇瓷器的“碗礁一号”沉没于闽江口以南的近岸海域,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北通江浙,南达两广,是当时重要的交通要道。

景德镇作为中国陶瓷制造业集大成者,其悠久的制瓷历史,精湛的制瓷技艺享誉中外。早在宋元时期,景德镇瓷器就远销海外,明清时期达到鼎盛。时过境迁,当时远销海外的景德镇瓷器如今已成为中外博物馆主要的陈列品和收藏界追捧的对象。

 

image.png 

 

“碗礁一号”沉船出水的瓷器一般包括了两种:一种是小型的日常生活用品,其中的优质品如同史料记载的官窑瓷器一样,“土坯细腻、质地莹薄、釉色俱佳”。另一类是用作观赏装饰的陈列瓷,包括高足盖杯、葫芦瓶、微缩瓷等著名的外销瓷品类,还有雏菊纹、外酱釉内青花等具有浓厚异域风格的纹饰、釉色。

 

image.png 

微缩瓷器

 

如在这批出水瓷器中有一种葫芦瓶,制作工艺十分特别,下层是酱釉,中层是哥釉,上段才是青花釉,别出心裁又浑然天成,在瓷器中比较少见,异常珍贵。

 

image.png 

青花酱釉葫芦瓶

 

image.png 

高足盖杯

 

因装载的大多是外销瓷器,也表明了碗礁一号是一艘正在进行海外贸易的船只。“碗礁一号”中发现的外销瓷,在越南头顿沉船、以及欧洲博物馆的收藏中都可见到相似产品,毫无疑问,为这船货物买单的正是欧洲市场。

 

image.png 

 

 “碗礁一号”沉船出水的瓷器具有相当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与文化艺术价值,它不仅代表了清早期中国民窑瓷器的最高水平,也为研究福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提供了第一手实物佐证。

它的发现对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研究以及古代造船史、古陶瓷史等相关学科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欣赏这些厚重的历史遗珍,可以让我们一窥当时的社会文化,欣赏到多元文化融合的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

(文章来源:福州市博物馆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