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资讯】明漳窑筒式三足炉—福州市博物馆藏珍品

发布时间:May 9, 2020 | 作者:


清光绪郭柏苍在《闽产异录》提到:“漳窑出漳州,明中叶始制白釉米色器。其纹出冰裂。旧漳琢器虽不及德化,然犹可玩。”可见“白釉米色”、“纹如冰裂”是“漳窑”瓷的显著特征。

 

image.png 

 

在漳窑所烧制的白釉米色器物中,基本可分为陈列器、日用器、文房用具等,陈列器器型主要有炉、瓶、鼎、觚、人物造像等。

 

目前漳窑已发现的炉式样达十多种,其中福州市博物馆馆藏的这件三足炉在明代德化窑、漳窑等地多有出现,属典型器形。

 

image.png 

 

馆藏的三足炉高7.6厘米,口径12厘米,底径11.7厘米。但是发现口沿处微损,炉外壁有三道0.2厘米宽的凸起弦纹,中腹用的是模印回纹,观察发现每组回纹分三行四列,长3厘米,高1.8厘米,但印纹较不明显。下面有三等距足,足略呈三角形,足高0.5厘米,每个足的距离6.8厘米。整件三足炉外施米色白釉,内壁、底不施釉,足跟露胎,呈淡黄色。开细小冰裂纹片,釉面玻化较强,胎体稍松。  

  

整件器物在造型上古朴素雅,没有丝毫繁缀之气。造型规整,线条棱角分明,简洁流畅。虽无琳琅丰富的装饰及精巧的艺术造型,其胎质、釉面也未及同时期德化白瓷的坚实匀洁。但其妙若天成的浅细片纹装饰,与形体上所追求的简约充分契合,在古朴中显露出其独特韵味,堪为明代漳窑制瓷的佳作。


(文章来源:福州市博物馆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