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朱冰:“修成”市级非遗传承人
发布时间:May 1, 2020 | 作者:
朱冰在修缮受损的作品
跨专业自学漆艺
中等身材的朱冰,性子不急不慢。他1978年底出生在辽宁沈阳,从小喜欢画画,大学上的是鲁迅美术学院,在油画系壁画专业学习。
2000年,在北京的全国美展上第一次接触到漆艺时,他就着了迷。他说,当时他认为大漆的“深邃”比壁画的“直白”更让人印象深刻。
他开始寻找漆艺方面的书籍资料自学,不仅看了王世襄的《髹饰录解说》,甚至找到了关于日本漆艺制作技法里夹贮(脱胎)工艺的资料,然后又按网上的介绍,从制作漆板开始,尝试调漆、滤漆、用蛋壳镶嵌、打磨等。
2005年从大型壁画专业研究生毕业后,他跟同学一起到北京,成了靠画廊订单为生的职业画家。他一边画壁画、油画等,一边“玩”漆艺。那几年,他进行了许多尝试,如用火烤漆画以观察它的变化,用各种金属粉做想象的肌理……他常常看漆艺作品的画册,同时琢磨漆艺作品的制作过程。
来福州寻根学习
2009年,由于画廊订单变少,朱冰想来福州。“寻根溯源,学习纯粹的传统漆艺技法。”他说。
2010年初,他到了福州。当时,他从网上看到一家漆艺工作室招聘技工和实习人员的消息,就前去想学些东西。干了3个月,他觉得学不到什么。但幸运的是,这时他认识了省工艺美术大师陈天灨。
当时,陈天灨正在福州的漆艺基地——远洋路的漆艺术苑开办面向全国高校的免费漆艺培训,十几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学老师来此学艺。朱冰得到了陈天灨的悉心传授。
一直到2017年漆艺术苑改制,朱冰都跟着陈天灨系统学习福州的传统漆艺、脱胎漆器髹饰技艺,以及一些脱胎漆器和漆画的制作工艺。连已濒临失传的赤宝砂、印锦、薄料、菠萝漆(犀皮漆)等传统工艺,他也慢慢掌握了。“基础好,想法多,不墨守成规,善于把自己的优势转化到漆的运用上,成果出得快,他是年轻一辈中的佼佼者。”陈天灨这样评价这位弟子。
作品接连获大奖
在福州接触真正的天然漆后,朱冰才尝到了大漆的“厉害”。他的双腿、双臂、双手都因过敏起水疱,他却以为是蚊虫叮咬所致。结果水疱越来越多,他痒得受不了,就用热水烫。他这才知道,以前他用的都是合成漆而不是大漆。后来,他的漆过敏反应逐年减弱,直至完全不过敏。
2015年,朱冰娶了一名能干的福州姑娘,把家安在了福州。
几年的辛勤耕耘,让他收获颇丰:2015年,作品《大漆·锦鲤》获福州市工艺美术“如意奖”铜奖,《畅游》获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铜奖;2016年,作品《银·流朱》获福建省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银奖;2018年,作品《漆物》获第十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中艺杯”艺术品大赛金奖;2019年,作品《悟》在福州当代漆艺展上获金奖。
2016年,朱冰由省文化厅推荐赴清华大学参加非遗传承人培训班学习,他的漆艺作品也接连参加一些国内比赛和国际交流展。2017年,他被评为福州脱胎漆器髹饰技艺的市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去年11月还成为市脱胎漆器行业协会副会长。
朱冰依然醉心于创新。他的作品《空》里,佛像头饰上镶嵌了货真价实的绿松石、青金石和阿卡珊瑚。“全是我亲手打磨的。”他说,今后他用料还会锦上添花,把每件作品都打造成广受认可的精品。
(文章来源:福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