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非遗宅急送——闽清茶口粉干制作技艺
发布时间:Mar 25, 2020 | 作者:
本期的福州非遗线上图片展为大家介绍美味又有料的非遗项目——闽清茶口粉干制作技艺,让传统非遗绽放光华、点亮生活。
闽清茶口粉干制作技艺
“茶口粉干”是闽清县颇具地方特色、历史悠久、工艺独特的传统粮食加工品之一,与本县橄榄、糟菜并称“闽清三宝”。早在南宋嘉定年间,林氏先祖就在五都茶口(现塔庄镇茶口村)生产加工粉干谋生,因此称其为“茶口粉干”,并代代相传至今。
《福州市志》载:茶口粉干生产历史已近800年。郑和下西洋时,就带有茶口粉干,沿途馈赠外国友人。清代著名侨领黄乃裳率福州十邑数千民众到马来西亚开发“新福州”,茶口粉干也成为他们的必带品,从而也广泛流传于东南亚。
在福州,茶口粉干更是被百姓当作居家必备品。闽清的传统食谱“煮粉干”、“炒粉干”、“泥鳅灴粉干”等妇孺皆知,流传不衰;“葱头粉”治感冒,别具风味。当地曾有“无粉不成席”的说法。
“茶口粉干”有十三道考究的制作工序,并选用当地盛产的大米和山泉水为原料,加上产地独特地理环境,成品的“茶口粉干”外观洁白匀长,内质细润柔韧,久煮不糊不断,食之爽口,隔餐不馊。
(文章来源:福州市群众艺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