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西澳中华会馆新任会长陈挺来榕 促进两地文化交流合作
发布时间:Dec 16, 2019 | 作者:
福州本土“非遗”拳种儒家拳的表演。东南网记者 林先昌 摄
东南网12月14日讯(本网记者 林先昌)14日下午,澳大利亚西澳中华会馆的新任会长陈挺来到福州市传统武术协会非遗儒家拳福州文庙传承示范基地,参观交流,希望促进两地在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交流合作。
西澳中华会馆正式注册于1910年,是西澳州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华人社团,会馆下设社区长者服务中心及4所中文学校,多年来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中文教育及服务华人社区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现场,陈挺还欣赏了福州本土“非遗”拳种儒家拳的表演。表演者时而“前空滚翻”,时而“狗越”,动作简练,力道却不容小觑。这些学员都是福州儒家拳第五代传人潘立腾的徒弟,跟随他多年习武,他们一招一式有模有样。
长年致力于对本土非遗拳种的传承和交流的潘立腾,上个月还前往日本冲绳,展示表演福州非遗儒家拳,得到日本前首相鸠山尤纪夫先生嘉奖状。他说,两年前因随团参访澳洲,与陈挺博士结缘,很亲切。陈挺这次回到福州,潘立腾向他介绍儒家拳传承示范基地,希望今后能促进两地在传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
今年10月,陈挺当选为新一届的西澳中华会馆会长。他说,在西澳,有华人血统的人数大约十四万人,力量很大。近年来,西澳中华会馆积极参与推动澳洲社会的多元文化交流活动,团结其他华人社团,推动合作共赢。这次到福州参访,看到福州非遗儒家拳传承发展的很好,希望今后两地双方能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动。
根据福州地方志,“儒家拳”属于南拳,据《福建武术拳械录》记载,相传“儒家拳”始于明末的福建。拳法中的儒、鱼、鸡、狗四种拳法,集上、中、下盘为一体,寓意着“天地人和”,并用老子的“无为而治观”“有无观”“运动变化观”“动静观”“虚实观”等哲学思想贯穿于武学拳路中,形成独特的儒士之拳——儒家拳。
2015年,“儒家拳”被列为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017年1月,“儒家拳”又被福建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文章来源:东南网)
- 上一篇: 【资讯】福州古厝—华南女子文理学院
- 下一篇: 【活动】德旺大讲堂—潘知常:红楼梦为什么这样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