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活动】榕图书香文化周——台版图书主题展

发布时间:Nov 29, 2019 | 作者:


台版图书主题展

 

状似芭蕉貌似岛,阿里山底雾气绕。

兰花蝴蝶鱼米乡,日月神潭岛中宝。

 

image.png 

 

1 活动主题

台版图书主题展活动

2 活动时间及地点

2019年12月3日--12月16日

福州市图书馆九楼台湾问题研究区域

3 活动内容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台湾的山水风光、人文风情诱人神往,丰富多元的历史背景,更是造就了多姿多彩的台湾文化。

不论你生于杏花春雨的江南,或是养在骏马秋风的冀北,让我们一起在书香中感受属于台湾那不一样的人文风物,在字里行间品味它独特的魅力。

本次展出的台版书籍类型涵盖了文学、艺术、经济、亲子教育等方面,一起来看看吧!

 

 

部分展书简介

 

image.png 

 

《发现这么美的台湾》

(台湾)夏珑恩

分类号:I267/4877

台湾是日月潭的薄雾,是阿里山的姑娘,是罗大佑的《鹿港小镇》抑或是陈绮贞的《九份的咖啡馆》?

小夏,一个非典型台湾70后,带你游走台湾,告诉你六十多年来台湾人到底是如何生活的,告诉你台湾文化的魅力所在,告诉你真实的台湾美景、美食、美人……保证私房,绝对深度。来台湾,会是你最幸福的邂逅。

 

image.png 

 

《少年台湾》

蒋勋

分类号:I267/4884

"当我衰老时,看着岛屿少年走过,依然意气风发。"这是台湾美学大师蒋勋写给台湾的情书,他深入台湾的各个角落,爱恋这片土地上的人,记录他们的故事,同时也书写他自己青春的孤独,充满诗意的文字也勾动着读者的乡愁。

蒋勋在《少年台湾》中记下了他游走台湾各地的所见所闻、自己年少时的记忆和内心的成长过程。字里行间有声音、气味、形状、色彩、光影,童年、乡愁、小镇,因时间与空间的变迁而别具美感。这是他对台湾这块土地和土地上的人的深情告白,也是勾动读者乡愁的台湾故事。

 

image.png 

 

《女儿的台湾 父亲的大陆》

陈浩

分类号:I267/4882

《女儿的台湾 父亲的大陆》是一本既大气沧桑,又细腻委婉的重量级作品。作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积极投身台湾党外运动的外省子弟,作为养育着两个女儿的单身爸爸,陈浩在此书中倾力书写他的台湾情怀与对女儿的柔情。而对于父母的故乡中国大陆,自八十年代末迄今多次旅行的经验,使他具有独特而深入的观察,同时窥见了更多父祖的秘密。从台南的新营小镇到长春的父祖之乡,从台北的党外杂志到北京出租车司机口中的段子,从战乱中迁徙的父辈故事到投身政治变革的激情呐喊,六十年代的童年记忆,七八十年代的时代氛围,九十年代的媒体工作经验,父女间的柔情怪嗔……《女儿的台湾 父亲的大陆》娓娓道来,一种别样的情怀,一种浓浓的对于台湾和大陆的双重乡愁,荡漾在文字中。

 

image.png 

 

《今夜不打烊:台湾商业谁主沉浮?》

陈茜、初振宇 林仁川

分类号:F729.58

《今夜不打烊:台湾商业谁主沉浮?》讲述的是台湾商业的萌芽、孵化、起飞、转折、繁荣与变革等历史发展阶段,并逐一介绍了西门町、忠孝东路、迪化街、台湾夜市以及梦时代大立精品等主要的特色商业中心,以及孙芸芸、徐旭东、吴清友、王又曾、吴东兴等著名商业人士。回顾历史的同时,观瞻台湾商业未来发展趋势与两岸贸易、商业交流空间。

 

image.png 

 

《小海贝的彩虹船》

周锐,陈素宜[等]著

分类号:I287.7/775

《台湾儿童文学馆·牧笛奖精品童话:小海贝的彩虹船》闪烁着梦幻的光芒。登上这艘彩虹船,到“紫蝶谷”拯救蝴蝶和花朵吧,再好好安抚单纯悲伤的“放狼的孩子”,最后拿着“动物语言翻译机”到“神秘森林”,体验“天罗”与“地网”的珍贵友情。

 

image.png 

 

《影子猴》

蔡淑仁 李知融 [等] 著   徐建国 团圆 [等] 绘

分类号:I287.7/771

本书收录六个故事:一道只想找仙丹救人的皮影戏偶影子;一列开往天堂的云朵火车;一个被老作家遗忘在车厢里,却继续上演的故事;一条分隔两边的大河,由一颗心串联;一个思考魔法从哪儿来的小魔女;一家让人能眺望每个人熟悉风景的旅店。

 

image.png 

 

《闽台戏剧与当代》

陈世雄

分类号:J825.57-53

《闽台戏剧与当代》文章共编为三辑,实际上可分为七类,第一,是关于闽台戏剧的综合论述,体现为篇《论闽南戏剧文化圈》;第二,是评述当代中国戏剧发展趋势的若干长短不一的文章,目的是衬托出闽台戏剧存在和发展的大背景;第三类,是对新时期以来福建省新剧目的评论,涉及梨园戏、歌仔戏、高甲戏、傀儡戏等不同剧种;第四类,是有关两岸歌仔戏交流和比较研究的文章;第五类,是有关木偶艺术的理论、书评和剧评;第六类,是评论梨园戏老前辈吴捷秋、庄长江先生著作的短文;第七类,是探索戏剧人类学的阶段性成果,共有五篇论文。全书的核心是闽台戏剧,而“当代”是指她所处的大环境和相关的理论问题。

提示

本次活动无需报名,本次台版图书主题展仅提供在馆内阅览谢绝外借!更多精彩好书欢迎读者朋友莅临阅览。

 

(文章来源:福州市图书馆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