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自豪吧!闽都文化 | 乌山论坛
发布时间:Oct 25, 2019 | 作者:
一、“虚地徙民”对福建历史文化的影响
西汉元封元年,汉武帝调集四路大军强攻闽越国,横梅将军韩说出句章,浮海从东方往;楼船将军杨仆出武林;中尉王温舒出梅岭;越侯为戈船、下濑将军,出若邪、白沙。
闽越先胜后败,国内发生内讧,余善被杀,举国投降。闽越国从公元前202年,刘邦登上皇位复立无诸为闽越王,直到被汉武帝所灭,共历92年。汉武帝想一劳永逸地解决闽越问题,便将闽越民众迁往江淮之间,史称“虚地徙民”。
这一重大事件深刻地改写了福建的历史发展进程,短时间内福州成为空旷之地,闽越国上层统治者被迁徙到江淮地区监管起来,闽越族的文化传承被人为斩断,客观上为汉人南迁和儒家文化入闽做了铺垫,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也正因为这个原因,闽都文化跟昙石山、闽越国的文化并没有太大的关联度,虽然还有一些残存,但是源头主脉已经不在这里了。
事实上,闽越国并非单纯的本地土著部落。我们先来看看《史记·东越列传》最后一段话:“太史公曰:‘越虽蛮夷,其先岂尝有大功德于民哉,何其久也!历数代常为君王,句践一称伯。然馀善至大逆,灭国迁众,其先苗裔繇王居股等犹尚封为万户侯,由此知越世世为公侯矣。盖禹之余烈也。’”
大家知道,越国的始祖为夏朝中兴之主少康的庶子无余,大禹的直系后裔。《越绝书》《吴越春秋》中都列出了早期的越王世系:“少康恐禹祭之绝祀,乃封其庶子于越,号曰无余。”会稽是大禹大会诸侯的地方,少康担心大禹的祭祀断绝,就把他的庶子分封到会稽,建立越国。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记载了公元前334年,“楚威王兴兵而伐之,大败越,杀王无疆,而越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
越王后代中的一支由无诸率领来到闽地,自封闽越王。《台湾通史》更明确指出:“楚灭越,越之子孙迁于闽。”
由此可见,闽越国王室乃大禹之后、华夏正脉,具有夏王朝的皇室血统,应该说出身非常之高贵。但是到了汉代,闽越文化已经远远落后于中原文化,所以儒家传统认为,华夏与夷狄之分在文化不在血统,关键在于后天的学习和努力(道不远人)。越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社会组织、文化、生产力,与本地闽族结合为闽越族。
同时,我估计,这也不可避免地压迫到闽族的生存空间,导致一部分闽族先民出走海外,成为南岛语族的祖先。
二、汉人持续入闽成为福州的主体居民
考古证明,楚文化很早就渗入福州,应该不迟于越文化,但是影响不及越文化,闽侯竹岐庄边山曾出土了战国楚墓。楚文化上溯于周,主要通过陆路渗入;越文化上溯于夏,主要通过海路传入。
可见中原文化很早就开始影响福州地区了。闽越国灭亡后,在此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原儒家文化也是通过海陆两道并进的方式传入闽都,这是闽都文化非常显著的特点,也是得天独厚的优势。
西汉昭帝元始二年( 公元前85年) ,闽越遗民自立冶县,属会稽南部都尉。东汉光武建武二年(公元26年) ,改冶县为侯官都尉。此后,汉人逐步入闽,除了历史明确记载的四次大规模汉人南迁:永嘉之乱、八姓入闽,陈政、陈元光父子平叛漳州,王审知入闽,靖康之乱、宋室南渡,更多时间段是零零散散持续入闽,有的躲避战乱隐居在此,有的是被流放到这边。
东汉后期,福州人口经济就已经恢复并初具规模。《后汉书·郑弘传》:“旧交趾七郡贡献转运,皆从东冶泛海而至。”可见福州是个因港口贸易而兴的城市,早期陆路不便,海路是到福州的主要通道。
汉人长时间持续入闽,成为福州地区的主体居民,源源不断带来了中原正统儒家文化,并成为闽都文化的主流(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三、量变到质变闽都文化传承了儒家文化的衣钵
较之中原,甚至江南、江西、湖北,福建开化较晚,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经过一代又一代主政官员和文化学者努力培植,加上长时间安定稳定的局面,人才源源不断地聚集输入,福州后来居上,并成为海滨邹鲁、道南理窟,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特别是宋室南迁、定都临安后,福州俨然成为东南全盛之邦,宋、明王朝更替之际两次成为行都,晚清更是独领风骚,开风气之先,时人称之“晚清风流属侯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植营造一个文化之邦起码需要三五百年。发源于邹鲁的儒家文化成为闽都文化的主流,或者说闽都文化传承了儒家文化的衣钵,经历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凝聚着历朝历代文化人的不懈努力。
此文系乌山论坛发言摘编
(文章来源:有福之州 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