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初心不改,2019步履不停——福州市群众艺术馆年终回眸
发布时间:Dec 3, 2018 | 作者:
2018初心不改,2019步履不停——福州市群众艺术馆年终回眸
岁末将至,2018余额已不足
回望来路,几分感慨,几分收获
三百多个日夜,群众文化始终伴您左右
让我们一起,回望群文路上的点点滴滴
▼
回望2018
1
精心策划,彰显特色
深入打造群文活动品牌
以八大群文品牌为载体
打造特色公共文化服务
全年共完成200多场惠民演出
110余场文化讲座
20多期艺术展览,40多场群文赛事
服务群众50多万人次
亮点内容
文化惠民“六进”
继续走进社区、农村、企业、军营、学校、广场
为基层百姓奉上精彩的文化大餐
★点击图片可查看相应活动资讯
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
展现两岸历史文化底蕴和渊源
打造两节期间民俗文化品牌
八大版块参展项目上百项,演职人员上千人
激情广场大家唱
平台创新考评制度不断完善
常规活动和节日主题活动丰富多彩
歌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进一步提升
文化志愿手拉手
在开展常态化活动的同时
组织文化志愿者开展
“有福之州,文化共享”——2018福州市
“春雨工程”走进呼和浩特文化交流系列活动
“相约九日台”周末音乐会
第十二届福州合唱音乐节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群众合唱活动
第十九届新福州人歌手大赛
三项活动
以政府购买服务为模式
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办文化
进一步提升了活动的社会效益
2
立足基层,服务群众
有力推进全民艺术普及
艺术公益课堂丰富多彩
艺术公益课堂
在原有课程基础上新增加了
“非遗手作课堂”系列
联合92家馆外培训基地
(含44家培训机构、48家传承示范基地)
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课程
全年共完成200余期培训
累计超过3600课时
受益人数近10万人次
今年2月,项目被授予全国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典型案例
各类辅导培训全面铺开
艺术扶贫、“与大师同行”
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培训、下设文艺团队辅导等
面向不同人群的培训全面铺开
全年各类培训项目累计近90项
授课超过6000课时
受训群众30多万人次
3
活态传承,重在落实
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做好非遗项目、传承人、资金申报评审
今年共有
3人入选国家第五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26人入选省第四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录
36个项目入选市第五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推荐了14个项目申报省第六批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积极开展非遗宣传体验活动
组织开展2018年海峡两岸民俗文化节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我是小小传承人”非遗夏令营
非遗校园行活动
通过舞台表演、手工技艺互动
美食品尝、科普讲座、非遗摄影展
知识竞答、互动游戏等形式
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公众视野
融入日常生活
4
聚焦重点,补齐短板
全力做好示范区迎检工作
参照督查验收指标
对创建工作进行全面梳理和自查
补短板、抓落实
扎实完成相关备检任务
顺利通过验收组现场检查
八大群文品牌、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
精准扶贫工程、文化志愿服务等工作
受到专家组的高度肯定
被列入反馈报告亮点工作内容
5
深化改革,推进发展
重点建设项目卓有成效
新场馆,新面貌
今年3月
我馆正式迁入过渡馆办公
场馆设施焕然一新
法人治理结构改革取得进展
今年1月
我馆理事会正式成立
并召开了第一届理事会第一次工作会议
进一步吸纳社会力量参与我馆
重大事务、项目、活动的决策、管理、运营、监督
总分馆建设稳步推进
牵头制定了
《福州市县级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标准》
并确定了第一批示范点
召开了专题会议和专项培训
以稳步推进、分类指导的做法
促进该项工作取得进展和突破
数字服务水平显著提升
数字文化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
平台设有品牌文化、预约预定、
全市联动、志愿风采、
文化地图、聚焦非遗六大版块
大大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效率
微信公众平台高效运用
全年发送图文共446条,比上年增长17%
阅读总数近45万人次,同比增长12%
6
培养人才,打造精品
积极组织群众文艺创作
舞蹈
组织开展的
“不忘初心心连心——广场舞普及推广”
项目入选“欢跃四季”全国百姓广场舞优秀案例
声乐
福州市九日台音乐厅爱乐合唱团
参加第六届南充嘉陵江合唱艺术节
荣获丝绸城杯奖
小品
选送小品《当你老了》
获第十四届华东六省一市戏剧小品大赛银奖
曲艺
选送的伬艺节目《子骞劝父》
获第七届福建艺术节
全省群众曲艺会演决赛一等奖
非遗
选送的15件非遗作品
获第七届福建艺术节
全省优秀民间艺术作品优秀奖
单位获
“福建省第四届村级文化协管员技能大赛”
手机摄影赛
“福建文化村官的微故事”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征文评选
两项赛事优秀组织单位
展望2019
1 / 抓组织策划,实施惠民工程,打造特色品牌
组织开展惠民演出、公益培训、群文赛事、非遗展演、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抓特色、重创新、出亮点、促提升,以规范化、标准化、集群化的拓展思路进一步扩大品牌影响力。
2 / 抓场馆建设,科学规划设计,推进项目进度
加快推进福州市群众艺术馆新馆和非遗展示馆重点项目建设,根据示范区创建和地市级文化馆评估标准,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更好地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奠定提供有力支撑与保障。
3 / 抓非遗保护,夯实基础工作,提升保护成效
在做好项目、传承人、资金的申报、评审、推荐等基础性工作的前提下,进一步创新保护传承和宣传展示手段,提升整体性保护水平。加强制度建设,牵头起草市一级非遗保护条例和相关管理办法,为各项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和明确依据。
4 / 抓文艺团队,完善制度建设,加强统筹管理
制定完善群众文艺团队管理办法和群众文艺团队参与政府购买服务的实施办法,加强团队组建与申报、日常组织管理、活动开展、辅导培训、评估考核、奖惩激励等综合管理,充分发挥基层文艺团队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生力军和群众文化活动骨干的重要作用。
5 / 抓数字建设,增强创新动力,提升服务效能
进一步加强官方网站、非遗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数字文化公共服务平台“两站两微一平台”建设,加快实施AR、VR区等线下体验。着重完善包括远程教学、视频回放、教师答疑等环节在内的线上培训模块,以及涵盖注册登记、活动招募、服务记录、评价反馈、激励奖惩在内的志愿服务模块。
群众文化·有你有我
2018年中,您参与了哪些群众文化活动?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珍贵瞬间?展望新一年的公共文化服务您有什么期待和畅想?群众文化,有你有我,讲述您的2018与群众文化的故事,分享点滴收获与感动!
转发本条微信推文至朋友圈并编辑50字左右文字,于1月5日前将截图发送至本微信公众平台,并注明您的姓名和联系电话(如下图所示),我们将选择精彩留言刊载并送出精美福袋一份!
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开创群文工作新篇章
2019
我们准备好了!
- 上一篇: 2019年福州新年音乐会奏响迎新乐章
- 下一篇: 12.3-12.9 一周群文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