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福州人过腊八节真会玩,腊八粥里还放“小狮子”
发布时间:Jan 18, 2024 | 作者:
今天是农历十二月初八
俗称“腊八”
这一天被视作农历新年的“前奏”
家家户户开始“忙年”
为春节做准备
“腊”字的三个含义
从上古时期,就有了腊八节的雏形,之所以这么早就有腊八节,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腊月的特殊性,腊月也就是农历的十二月,是岁末之交,这才显得跟其他月份不一样。因为腊月的腊有三层意思,所以腊月在上古时代就得到大家的青睐。
▲图源:小红书@星星点灯_袁1005
第一层:一曰“腊者,接也”,有新旧交替之意。
第二层: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
第三层:三曰“腊者,逐疫迎春”,指祛除疫病,迎接新春的到来。
可以看出
老祖宗对一年之终的“腊”月
寄予了诸多美好的寓意
而腊八节最著名的民俗活动
就是吃腊八粥
一碗热气腾腾的腊八粥
不仅唤醒了味蕾中的乡愁
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
腊八粥的做法
▲图源:小红书@MorningStar晨曦之星
腊八粥的食材各地不一而足,但都离不开各种谷物和果子。福州知名作家冰心在散文《腊八粥》里写道:“从我能记事的日子起,我就记得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母亲给我们煮腊八粥。这腊八粥是用糯米、红糖和十八种干果掺在一起煮成的。干果里有红枣、桂圆、核桃、白果、杏仁、栗子、花生、葡萄干等,小的有各种豆子和芝麻之类,吃起来十分香甜可口。”
▲图源:小红书@雨儿和妞妞的自然笔记
红枣花生是早生贵子、核桃是和和美美、百合是百年好合……一碗腊八粥,盛满了吉祥话,这是中国人最擅长的谐音游戏,也是对未来生活的期盼。
由于我国的地域辽阔
各地的腊八节的风俗也不尽相同
在福州,腊八节也是吃腊八粥
但老福州的传统腊八粥
却有个有趣的特色
福州腊八节习俗
▲图源:小红书@星星点灯_袁1005
老福州人会在粥上放个由几种果子做成的小狮子,名为“果狮”,取避邪之义。如果碗面大,还可以摆双狮,有“避邪吉祥”之意。
▲图源:小红书@有名的黑猫
“果狮”顾名思义,就是由几种果子做成的狮形物。具体做法是把脆枣剔核烤干后做狮身,半个核桃仁做狮头,桃仁做狮脚,杏仁做狮子尾巴,然后用糖浆把各部分黏在一起,放在粥面上,活像头小狮子。这样的腊八粥,好玩又好喝。
据说以前的大寺庙的供桌上还有用,枣泥、豆沙、山药、山楂糕等各色食物,捏成八仙人、老寿星、罗汉像,造型都非常有特色,现在这种“豪华”装饰的腊八粥看不到了。
过了腊八就是年
▲图源:小红书@跳跳
福州人在腊月初七的晚上,就开始忙碌起来了。洗米、泡果、拨皮、去核、精拣然后在半夜时分开始煮,再用微火炖,一直炖到第二天的清晨,腊八粥才算熬了。更为讲究的人家,还要先将果子雕刻成人形、动物、花样,再放在锅中煮,然后在煮好的腊八粥中放上“果狮”。
▲图源:小红书@跳跳
腊八粥熬好后,要先敬神祭祖,然后赠送亲友邻居,中午前送出。最后全家人分食后要有余粥,取“年年有余”的好兆头。
▲图源:小红书@MorningStar晨曦之星
如果把粥送给穷苦的人吃,那更是为自己积德,因此“腊八粥”又被称为“福德粥”。除此之外,腊八粥在民间还有祈祷的作用,如果你的院子里种着花卉和果树,也要在枝干上涂抹一些腊八粥,相信来年多结果实。
腊八粥不仅是时令美食
更是养生佳品
尤其适合在寒冷的天气里保养脾胃
喝过一碗腊八粥
年,近了!
无论你在哪里
都愿你能喝上一碗
热气腾腾的腊八粥
事事粥全!
- 上一篇: 【资讯】重磅!国宝级大展!落地福州!
- 下一篇: 【资讯】持续22年!福州花灯赠马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