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资讯】闽都工艺三宝 | 软木画: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发布时间:Jul 17, 2023 | 作者:福州市博物馆


软木画,是福州特有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百年前,由福州北郊西园村木雕师吴启棋等人创立。后与寿山石雕刻、脱胎漆器并称为“闽都工艺三宝”

 

image.png 

 

历史渊源

 

福州软木画起源于1914年。当时,福建巡按使许世英从德国带回一幅简单的风景画片(类似圣诞贺片),交给福州工艺传习所的雕刻师傅陈春润(外号“牛仔师”)研究仿制。陈春润与木雕艺人吴启棋、郑立溪等研究,发现该画片所用的材料,与“软木”相似。遂找来软木,以利刀切成薄片,切刻出细小的树木、花草、亭台等零件,粘贴在衬纸上,做成简单的贺年片。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向平面多层(半浮雕)改进,参照宋代山水画形式,制作成为玻璃镜框的软木画挂件,丰富了软木画的表现形式。

福州软木画的创始人之一的吴启棋(1893—1957年),福州北郊西园村人,原从事木雕制作,在福州工艺传习所与陈春润、郑立溪创作了软木画之后,因传习所停办,回到本村,带徒传授软木画的制作工艺,西园村成为福州软木画的重要生产基地。

 

image.png 

 

image.png 

《热河避暑山庄》(局部)软木画

 

1931年,吴启棋在福州城内总督后(今省府路)开设“启棋木画店”,其弟吴启煊在城内斗中街开设木画店,吴启棋的学徒陈康、陈树荣、陈树德等,也在城内、仓山等处开设木画店,福州木画得到进一步发展。

20世纪30年代后期,吴启棋受杭州西湖风景照片启发,创作了不少以名胜风景为内容的木画作品;他的徒弟陈康、魏良栋等也以各地园林名胜作木画,同时销往港澳、东南亚等地,深受侨胞、外商赏识,福州软木画从此打入国际市场。至40年代,福州西园村、岳峰乡等地从事软木画生产的人员,发展到一百多人。

 

image.png 

 

《杭州西湖》软木画

新中国成立之后,吴启棋家族中的18人,于1953年成立合作社,1958年又发展成福州木画厂,从业人员也不断增多。

1956年,吴启棋的高徒陈锟、陈庄等,应用圆雕、透雕技法,创新了立体的软木画《天安门》作品,开拓了软木画创作新领域。

1957年,吴启棋和陈锟创作的《天安门》《万寿山》《颐和园》等作品,参加首届全国工艺美术艺人代表大会的作品展。


image.png

《八闽大地展宏图》(局部)软木画

 

20世纪90年代之后,福州木画厂进行改制以至关闭。福州软木画生产企业不断发展,拥有二三十家,从业人员万余人,年产值达5000多万元,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

 

 

文化特征

 

艺术特点

栓皮软木画的特点是雕画结合、质地轻软、纹样细密、色泽柔和、色调占雅淳朴、形象逼真,画面犹如宋人笔意,意境深邃,清奇可爱,具有“丛山数百里,尽在一框中”的艺术效果。最适宜于表现花卉翎毛、亭台楼榭及名山巨川等园林风景和名胜古迹,如《颐和园》《苏州虎丘》《桂林山水》《武夷春色》等。

 

image.png 

《春色满园》(局部)软木画

 

作品种类

软木画品种繁多,有各种样式的屏风、挂屏、大摆件、小摆件,以及与实用结合的产品、旅游纪念品等多达二三百种规格,四五百个花色品种。新中国成立后,福州软木画已由过去的单面浮雕发展到立体雕和双面雕,并与漆器工艺相结合,创作出各种透屏、挂框、挂联、围屏、屏风等作品。


image.png

《湖畔盛景》(局部)软木画

 

制作工序

 

制作软木画的原料,主要是产自欧洲西班牙、葡萄牙及阿拉伯等地的栓皮栎树。所谓软木,是指从树干上割下来的表皮,一般呈板状。一棵成年软木树需二十至三十年,才能进行第一次采软木,再次采软木又得等十年以后。采割软木的季节只能在盛夏的月份,否则,将毁坏软木树,也影响软木质量。软木皮也不是一割下来即可加工为成品,需作加工处理。第一道工序是用水煮沸,目的在于一则消除软木树皮上可能存在的寄生虫和各种菌类;二则可使软木更富于韧性,之后需置于阴凉处存放三十天左右。

 

image.png 

《苏州园林》软木画

 

软木有不透气、不透水、不起化学作用等优点,同时又具有质地轻软、不易燃、抗腐蚀、耐磨和富于弹性,有细密的天然纹样、色调纯雅的特点。

 

image.png 

 

制作软木画的不同刀法

制作软木画要经过选材、雕刻、拼接、装框等工序。选材要切削成薄片,运用中国传统雕刻的各种技法,以刀代笔、用手工加以精刻巧镂。其刀法有面、划、切、雕、挑、凿、琢、行、车等。艺人们灵活地运用各种刀法将软木雕成亭台楼阁廊榭轩舫、宝塔船桥、树木花草、山峦石水以及各种人物等部件,还用通草刻制成白鹳、孔雀、糜鹿等鸟兽,其廊柱栏杆,往往细如琴弦,楞角分明,而松枝柳叶,如针尖细小,薄如蝉翼,历历可数;山石缝中的花草,纤如睫毛。而后根据画面设计布局的要求,粘接在绫布或纸坯板上,最后配以玻璃外罩,或配以漆器底座玻璃外罩。

image.png 

 

软木画源于自然,画面中时见宋人笔意,场景生动逼真,意境高古深远,风格清隽秀雅,呈示出“丛山数百里,尽在一框中”的艺术境界,被誉为“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