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资讯】闽都人物|武状元宋鸿图

发布时间:Jun 13, 2023 | 作者:福州市博物馆


image.png

 

福州文庙《科举鳌首 大魁天下》“闽都状元”展览中,展示了福州作为八闽之首,尚学之风浓厚,科举盛况不断。福州历史上一共出现了16位文状元,12位武状元。今天榕小博就带大家来认识这位闽都武状元——宋鸿图。

 

image.png 

 

宋鸿图(1849-1878年),号瑶轩,讳金刚,亦名元潜,闽侯县江口村人,出生在农民家庭。宋鸿图自幼体胖腰圆,肩宽腿壮,是个习武的好材料。

宋鸿图到了十五岁,更是生得身体魁梧,臂力过人,外号“金刚姆”,故其讳金刚。此时,他在家干些农活,也读点书,立志练武。十六岁那年,邻乡有人走海为捕鱼头者,一手能拖得四五百斤重,自诩无人能敌。乡人遂公推宋鸿图与其比试高低,并下了很大的赌注,在浦口村设台较量。二人扭手僵持甚久,只见宋鸿图突吼一声:“你手拗折了”,那人闻声大骇而败。从此少年鸿图就以胆大力雄,而名闻里闾。

宋鸿图二十岁时,他的堂兄宋泰生,厚礼聘来了永泰县的一位武林高手传授武术。宋鸿图经常在旁观看堂兄练武,对舞刀弄枪产生了兴趣,就恳切请求师傅让他跟随习武,师傅见他气宇轩昂,诚实可教,也很乐意收他为徒。从此他在师傅的精心指导下,日夕苦练,弄石、舞刀、挑枪,样样都学,武功突飞猛进,挥动一百八十斤重的大刀,如雪飘梨花,锦绣一团。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乡试,主考官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王凯泰录取他为亚元。考中武举后,宋鸿图更加勤奋学习,精益求精。练武之暇,他还读《孙子兵法》等书籍,准备赴京会试,争取金榜题名。

 

image.png 

 

清光绪二年(1876年)宋鸿图赴京会试。参加殿试那天,冠盖云集。虽然他刀法精湛,步履纯熟,但因观看者皆为高官显宦难免心慌,当大刀舞过肩部时,失手坠落,他一急,智上心来,将右脚一勾,大刀一跃飞上,顺手接住,继续挥舞,只见风声不见刀影,所有文武官员,目瞪口呆,主考官点头赞许,定为一甲第一名进士及第(即状元)。主考官从未见过此招式,事后问他:“这是什么招数?”宋鸿图答:“魁星踢斗。”自是武术中方有“魁星踢斗”这个名词。时宋鸿图方二十八岁,喜报回乡,盛况空前。

魁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其神像头部像鬼,一脚向后翘起,一手捧斗,一手执笔。“魁星踢斗”意谓用脚踢起从手中丢落的斗,不让斗落地。宋鸿图把欲落地的大刀喻为斗,可谓精妙矣!

宋鸿图的魁星踢斗一著,大魁天下,被任为御前侍卫。清光绪四年(1878年),又选任广东参将,正准备赴任时,突接其母疫殁噩耗。亲友、随从劝他先到任后奔丧。但他认为做人应以孝为重,且不应匿丧欺君,故请假回籍守孝。三年孝服未满,乡间痢疾蔓延,其染疾不治身亡,时年三十岁。别无遗物,只传一把一百八十斤的大刀,至今尚保存在其乡江口九石大福厝宋氏族人厅堂里。而镜江宋氏宗祠大厅有一副柱联:“超群武略相传枭鸟棲窗三叫贵,盖世英才全藉魁星踢斗一声元”,说的就是宋鸿图的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