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资讯】闽都记忆|绿鸭滩头聚一丘——鸭姆洲

发布时间:Sep 23, 2022 | 作者:福州市博物馆


台江段闽江水域,由于闽江水流泥沙淤积,逐步形成大大小小的洲。自宋代开始,就积成鸭姆洲、鳌峰洲、佬药洲等沙洲。其中台江排尾的“鸭姆洲”,位于今解放大桥北端,古时为闽江水域。听起来,这个洲的形状像只鸭母,或者这个洲早先是放养水鸭母的地方。

 

image.png 鸭姆洲

 

清代魏杰写了一首《鸭姆洲》的诗:绿鸭滩头聚一丘,渔村蟹舍乐无休。路通河口水长绕,潮过江心沙不流。柏岭樵歌吟上下,钓台月色照春秋。当时祈雨钟灵地,仙女直连螺女洲。

 这个“祈雨钟灵地”,来自民间传说。据《闽都别记》说,五代后唐时,福州久旱不雨,田地干裂,人民苦不堪言。陈靖姑在龙潭角立于草席上祈雨,由于长坑鬼作怪,风浪骤起。危急之际,陈靖姑师父派来仙女,化作四只鸭母,衔住草席,顺水漂浮至鸭姆洲,鸭姆洲地名由此得来。

20世纪60年代末,要建闽江新大桥时,将沙抽到堤岸里面,沙洲就固定下来,渐成村落。那时的鸭姆洲,没有什么人居住,只有几处水上居民聚居,人们都叫“鸭姆洲沙行坡”,以后才渐渐热闹,乃至形成排尾街市。

 

image.png

福州闽江大桥旧照

 

后来有一段时间,外来的马戏团在沙洲上用布篷围起来,里面有虎、豹、狮、象之类的动物表演。由第六码头向东走,即上述所提排尾街市,商店很多,大部分做水上人家的生意。第六码头向北走,有水琯街、中垱、垱前、尾垱。昔时这里有好几家机器厂,大的如孙得仁、广福利机器厂。这里大的建筑物有鸭姆洲老阮的阮庐,水琯街的沄洲精舍,还有在垱前街的白砖建筑癸丰米店。当时的鸭姆洲最热闹的地方就是头垲街,有店铺百来家,西北向就是竹排埕的破船街。

 

image.png

民国时期的台江

 

据说鸭姆洲这片沙地本无主人,后为一林姓人家据有,接着转卖给需要的人,靠沙地挣了一笔钱。1955年的“1·20轰炸”,国民党飞机滥炸福州,鸭姆洲成为一片火海,这里的建筑也全部被烧毁。后由人民政府拨款救济,帮助灾民重建家园,鸭姆洲这里建成建海新村,划归瀛洲街道管辖,后建为台江农贸市场。 

闽江从台江东流入海,由白龙江到马江,在马尾还有一个“鸭姆洲”,那就是鸭母洲岛湿地公园。在魁浦大桥至马江渡,由3个小岛组成鸭母洲岛,面积32亩,包括600米栈道、3个景观廊架、6个龙舟房、绿化景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