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宋代:闽都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
发布时间:May 27, 2022 | 作者:闽都文化研究会
我国著名史学家陈寅恪先生认为,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并预言“将来所止之境”乃“宋代学术之复兴,或新宋学之建立”。宋儒专言义理,是为宋学。从广义上看,宋学则是赵宋一代学术文化之总称,它涵盖了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包括哲学、宗教、政治、文学、艺术、史学、教育、科技等诸方面的内容。在我国古代学术史上,宋学开创了学术探索的新局面,其强大的生命力和突出的特点,反映在学术探索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力图在社会改革上体现经世致用之学。历史上宋学思想对闽都文化的发展影响尤为深远。正是在宋学价值观的引导下,独具特色的闽都文化在宋代发展至鼎盛时期,并从地域文化走向了中华主流文化。
鼓山上的摩崖题刻“进无所苟, 退无所愧, 惟义所在”,出自陈襄
一、成为儒学重镇
在宋代,具有鲜明特性的闽都文化首开闽学之先河,承续南传义理之学,社会习儒成风,福州成为儒学闽学学派的重镇。明代著名学者黄仲昭云:“闽虽为东南僻壤,然自唐以来,文献渐盛,至宋,大儒君子接踵而出,仁义道德之风,于是可以不愧于邹鲁矣。”
闽学萌芽于北宋,至南宋由朱熹集大成,之后在元明清继续兴盛并扩大影响,由地域性上升为全国性,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主流思想。福建被誉为“理学之乡”,作为闽学先驱的“海滨四先生”(陈襄、周希孟、郑穆、陈烈)功不可没。他们是闽都倡导宋学、义理之学的前辈,开启闽中学术界经世致用之新风气。陈襄(1017-1080),北宋理学家、“海滨四先生”之首,福州一代儒士典范,字述古,因居古灵,故号古灵先生。福州闽侯人,宋枢密院直学士兼侍读、判尚书都省。身为北宋名臣的陈襄,以其实绩为闽中的理学推广做出了不少贡献,堪称闽中地区提倡理学的早期重要代表之一。周希孟(约1013-1054),字公辟,福州闽侯人,宋国子监四门助教。郑穆(1018-1092),字闳中,福州人,历任宋岐王、嘉王侍讲,拜国子祭酒。福州文儒坊,旧名山阴巷,初名儒林坊,因郑穆居于此,改为文儒坊。陈烈(1012-1087),字季慈,号存古,称季甫先生,福州长乐人,宋太学博士。清代李清馥所著《闽中理学渊源考》专辟一卷为《海滨先生学派》,对海滨四先生的理学倡道之功做了客观评价:“海滨四先生者,忠文陈公襄、助教周公希孟、祭酒郑公宏中、教授陈公季慈,同时倡学于闽者也,闽自唐欧阳四门开人文之先,海滨四先生继之。先哲尝述宋初安定、祖徕、泰山三先生倡学于周程未起之先,功不可忘。若四先生在闽倡学于杨、罗、李、朱未起之日,功亦岂可没哉?”闽学在福州的发端,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批以弘扬闽学为己任的福州籍理学家,仅就南宋而言,据《福州府志》记载,有名可考的人物就有陈宋霖、黄榦、刘砥、刘砺、刘玠、林谟、潘炳、陈孔硕等33 人。
陈襄考中进士之前,在家乡福建与几个志同道合的学者共同讲学,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友情,增进了对儒家伦理的认同并且一起身体力行。他们坚持弘扬儒家之道,获得了当地一般知识分子的广泛认同,遂共同构成学术团体“闽中四先生”,逐渐声名远播并在学术史上留下深远影响。据《宋元学案》记载,以陈襄为主的闽中四先生“以兴学养士为先务,以明经笃行为首选”,精研五经,明礼重义,强调“好学以尽心,诚心以尽物,推物以尽理,明理以尽性,和性以尽神”,提出了“性”“理”“诚”等概念,对闽学的发端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陈襄著有《古灵集》25 卷等;陈烈著有《孝报经》3 卷等;郑穆,“性醇谨好学,读书至忘栉沐,进退容止必以礼,门人数千”;周希孟,“通《五经》,尤邃于《易》”。海滨四先生坚守儒家孔孟之道并为之讲学不辍,逐渐开启了新的儒学传统。蔡襄任福州太守时,专门聘请他们执经讲学,课徒授业。据载,陈襄弟子达1000 多人,郑穆门人亦达千数,周希孟弟子700 多人,从陈烈学习者亦常数百人。南宋年间,福州百姓在乌石山上建造专祠奉祀“海滨四先生”。
西河公园张伯玉塑像
宋代福州成为文化精英荟萃之地,大批儒学名人云集闽都,所以儒学最为发达。会聚福州的知名文人学士有李纲、张元幹、朱熹、陆游等。李纲(1083-1140), 字伯纪, 号梁溪先生, 常州无锡人,祖籍福建邵武。两宋之际抗金名臣。李纲善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张元幹(1091-1161),字仲宗,号芦川居士、真隐山人,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张元幹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朱熹(1130-1200),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云谷老人、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县),出生于南剑州尤溪(福建省尤溪县)。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南宋著名诗人。创作的诗歌今存9000 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等。
福州宋代历任知州中,多有文化名儒和一代文豪,如张伯玉、蔡襄、赵汝愚、辛弃疾、曾巩、黄裳等,他们主政福州任上,对闽都浓郁的习儒文化氛围的形成起了积极的引导作用。张伯玉(1003-1068),字公达,建安( 今福建省建瓯市) 人。北宋天圣二年(1024)登进士第。以后又登书判拔萃科。伯玉兴学育才,做出很大成绩。治平二年(1065),伯玉移知福州,即令编户浚沟七尺,植榕绿化。数年后,“绿荫满城,暑不张盖”,伯玉植榕声名盛极一时,所以福州别名榕城。伯玉多学而博识,文章为曾巩叹服。他嗜酒善诗,有“张百杯”“张百篇”之号。官终检校司封郎中。著有《蓬莱诗》2 卷,已佚。至今在福州西门外的西河公园还立有张伯玉的塑像。蔡襄(1012-1067),字君谟,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今福建省仙游县)人。北宋名臣,书法家、文学家、茶学家。天圣八年(1030),蔡襄登进士第,先后任馆阁校勘、知谏院、翰林学士、三司使、端明殿学士等职,为官正直,所到之处皆有政绩。在福州时,去民间蛊害;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而《荔枝谱》则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其诗文清妙,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传世。赵汝愚(1140-1196),字子直,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南宋名臣、学者,南宋宗室。宋孝宗崩逝后,赵汝愚策划实施“绍熙内禅”,奉嘉王赵扩(宋宁宗)即位。以功升任右相,与留正同心辅政。赵汝愚学务实用,常以司马光、范仲淹等自许。著有《忠定集》15 卷等。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黄裳(1044-1130),字晟仲,人称演山先生,福建南平人士。元丰五年(1082)考取进士,累官至端明殿学士。北宋词人文学家, 著有《演山先生文集》《演山词》等。
二、文化教育繁荣
宋代,闽都文化达到鼎盛时期,教育也进入繁荣阶段。办学、讲学空前兴盛,官学普遍设立,书院大量涌现,学塾、家塾、义学、书社、乡学广布各地。福州城出现“路逢十客九青衿,半是同窗旧弟兄。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的盛况。
北宋庆历、熙宁、崇宁年间,范仲淹、王安石、蔡京前后三次倡导兴办州学、县学,因此官学遍于郡县。南宋时期,随着西外、南外宗正司移驻福州、泉州,两地皆设宗学,以教育赵宋宗室子弟。南宋时,福建1 府、5 州、2 军、58 县全面建学,许多州县学还附设小学。福州地区州县之学尤为兴盛,位列八闽之首,成为“儒学最盛之地”。福州共计办州县学14 所,治城内集州学及闽县、侯官、怀安三县学于一城,规模庞大,养士最多。此外,宋代福建各地家塾、义斋、乡学、书社等各种私立学校遍及各地。据《淳熙三山志》记载,福州“凡乡里,各有书社……多至数百人,少亦数十人”。北宋崇宁年间,福州州学生员达到1200 多人。南宋理学家朱熹对福州学堂盛赞有加:“福州之学,在东南为最盛,弟子员常数百人。”
南宋时期,地方办学以书院为主,且民办的居多。宋代福州新建和修复了27 所书院,其中12 所创办人不详,其余15 所有6 所是官员修建的,6 所是理学家修建的,3 所是民间修建的。
书院是儒者共同研究学问与授受儒学的场所,宋代福州书院比唐、五代时期有了很大的发展,其原因与“闽学”的兴起密切相关。书院创建者或讲学者多为当时著名的理学家,故而宋代福州书院也就成为理学思想传播的重地。如创建拙斋书院的林之奇,字少颖,侯官人。曾从名儒“大东莱”吕本中学习,后吕本中之侄孙“小东莱”吕祖谦入闽,师从林之奇,就在拙斋书院从学。据《宋元学案• 紫微学案》记载,当时林之奇门下弟子达数百人。而创建栗山草堂的林宪卿,创建龙峰书院的刘砥、刘砺兄弟,创建云谷书楼和高峰书院的黄榦,创建鳌峰精舍的潘炳、杨复、陈宓,创建龙门精舍的林学蒙,均为朱熹的高徒。即使创建者姓名缺考的古田几所书院,也与闽学有密切关系。如螺峰书院,据载,“朱晦翁与黄勉斋讲学于此”,而魁龙书院则与朱熹在古田的弟子林择、林扩之兄弟有关,朱熹曾在此讲学。创建于北宋的福清龙江学院,到南宋也相继有莆田林光朝和福清王苹、林亦之、陈藻等名儒先后在此讲学。在南宋,福州从事书院教育的闽学学者中,黄榦可谓是佼佼者。黄榦(1152-1221),字直卿,号勉斋,闽县人,是朱熹的高徒和女婿,从学朱熹前后达26 年之久,是朱子门人中最有成就的教育家。清人蒋垣说:“朱门受业最多、最知名者黄榦……而黄榦门人最多。”黄榦在福州、汉阳、建阳等地创建的书院有6 所,并先后在10 所书院、6 所官办儒学授课,仅在福州,他就创建了云谷书楼和高峰书院,并在栗山草堂、鳌峰精舍、闽县县学,以及于山、乌山等地的民居、寺庙讲过学。黄榦的弟子,仅福州及邻府邑的就有200 多人。黄榦在福州书院的教学实践,为闽学的传播和弘扬,培养了大批人才。其教学内容涉及《论语》《大学》《孟子》《中庸》以及朱熹的《四书集注》《周易本义》等。黄榦除了将朱熹考亭书院成功的教学经验,如崇祀学派先贤、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知行结合等方法引入福州书院外,还着重强调学者以立志为先,认为“学道如登山”,不可“半途而遂废”,教导弟子应“循序而渐进,自强而不息”。
朱熹在福州的讲学和办学活动, 对福州书院的兴盛起到了促进作用。朱熹十次来榕讲学,曾在福州的三山书院、濂江书院和竹林书院等书院讲过学。据《榕城考古略》等地方文献记载,朱熹于“避伪学禁”期间,到福州亲自创办或协助创办了福州紫阳讲堂、福州竹林书院、福州贤场书院、福州高峰书院、福州濂江书院、亭江龙津书院、长乐龙峰书院、罗源文公书院、闽县吟翠书院、连江丹阳书院、闽清梅溪书院等。福州紫阳讲堂在今晋安区王庄街道的紫阳村大桥自然村。朱熹曾称“紫阳先生”,为纪念朱熹在该地办学,称该地为“紫阳”。紫阳村里现在保留一座古建筑,称“讲堂胜境”,地名“讲堂前”。濂江书院创建于宋朝年间,迄今已历经千年岁月。书院坐落于福州林浦古村内,这是福州保存最为完好的宋代朱熹讲学的古书院。南宋年间,朱熹侨寓建阳,云游福建各地,讲学论道、著书立说。其间,朱熹及其弟子曾来濂江书院讲学,他对这里的学子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题词“文明气象”赞扬这里的师生。朱子的品德思想为书院留下了深远的影响,濂江书院因此孕育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其中以林浦林氏一家七科八进士、三代五尚书最为出名。
整个宋代,福建产生了5900 多名进士,约为宋代进士总数的1/60,其中有多人考中状元。南宋时,人们将“福建出秀才”看作是一个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作为八闽首府的福州科名非常兴盛,仅仅是在两宋时期就走出了文武状元共21位,宋太平兴国五年(980)至淳熙八年(1181)的202 年间,以科目进者共计1339 人,从建中靖国(1101)到淳熙九年(1182),在这82 年里就有1037 人,居全省之冠,成为我国出状元最多的城市之一。
紫阳社区“讲堂胜境”
福州在宋代曾出现“三科三状元”“六子科甲”“五子登科”“一榜三鼎甲”等科举奇迹。南宋乾道二年(1166) 至八年(1172),福州府所辖永福县( 现为永泰县) 七年三科三状元;据宋人张世南《游宦纪闻》载,南宋乾道年间,永福县令曾赋诗云:“翀峰龟岭与龙屿,三处家山亦状哉! 相去未逾二百里,七年三度状元来。”在唐朝举子赴京会试时皆须投状,因此称居首者为状头,元即一,故有状元之称。按照颁榜公布的惯例,该榜名均以本科状元的姓名命名,这就是“三科三状元”,他们分别是:乾道二年(1166)丙戌科萧国梁榜,乾道五年(1169) 己丑科郑侨榜,乾道八年(1172) 壬辰科黄定榜。这是以七年中连中“一县三状元”而创造出全国唯一的进士文化纪录。
“六子科甲”:福州螺洲陈承裘有七子,除第五子夭折外,剩下六个皆登科第,其中三个举人、三个进士,长子陈宝琛为清末重臣,13 岁中秀才,18 岁中举人,21 岁成进士。
“五子登科”:宋皇祐五年(1053)福州永泰人张肩孟登进士后,其五子相继登科,五子同朝,俱为显宦,清正廉洁,时有“丹桂五枝芳”之语,流传至今。
“ 一榜三鼎甲”:南宋宁宗嘉泰元年(1201),福州府侯官郑自诚高中状元,福清林德兴荣登榜眼、侯官黄桂再获探花,一榜三鼎甲,全属福州人。
宋代福州兴盛的科举文化留下了不少有关状元的地名和掌故。
五一中路“状元境”。北宋时,福州第一位状元许将(1037-1111)曾在现福州市水部街道的地方居住。因许将文武双全,廉洁奉公,深受宋神宗和宋哲宗的器重,曾担任明州通判、兵部侍郎、尚书右丞、尚书左丞等职,后人为了纪念许将,将他居住之地命名为“状元境”。
于山“状元峰”。于山护国禅院后的状元峰, 相传因宋代陈诚之在此读书, 绍兴年间(1131-1162)考中状元而得名。上有宋淳化元年(990) 吕文仲的题名石刻。明代学者杨应韶在此题刻“状元峰”三字。旧时峰顶有状元亭,久已废圮,今为瞭望台。
晋安新店“状元岭”登山古道。福州有四条省际古道,分别是福温、福瓯、福莆、福延。福温古道为福州经连江、罗源、宁德、霞浦、福鼎至温州的大道,是古代福州学子进京赶考的必经之路。状元岭古道是福温古道的遗存,起于新店的象峰村,止于宦溪镇,全长3.6 公里,是宋嘉祐三年(1058)怀安知县樊纪募资牵头,由人工在峻岭间开凿而成。民谣有“北岭石阶三千三,阿爹挑担忙下山;出门月色照山路,回家日头早落山”,极言其行路之难。
此外,永泰樟城镇建有“三元祠”。宋乾道(1165-1173) 间,永泰县的萧国梁、郑侨、黄定3位学人,连续三科考中状元,轰动一时,于是后人建了一座三元祠以为纪念。连江透堡镇岭兜村还有个“状元井”。宋淳熙元年(1174),该村郑鉴进太学,获两优释褐状元,后建“状元井”纪念。
宋代的闽都文化极大地传承了宋学思想,开闽学之先河,呈现鼎盛之势,从具有鲜明特色、丰富内涵的地域文化,发展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当时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后世也产生深远的影响。
来源:闽都文化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