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资讯】福地福人居|蝠者,福也——传统工艺里的蝙蝠与福文化

发布时间:May 12, 2022 | 作者:福州市博物馆


在中国民间,福文化源远流长。“福”字是最常用的吉祥图案,在喜庆的节日当中,家家户户都要在大门上、墙壁上贴“福”字,祈求一年的喜庆和吉祥。常见的是用红纸书写的,将正方形的红纸,按照菱形的方式摆放,在中间写个大大的“福”字。有些殷实的人家,还在影壁中间,镶嵌一个大大的“福”字。另外,在民间的刺绣、年画、剪纸上,都可以看到“福”字,当然“福”字会有很多的变体和装饰,人们把“福”字加以变化,可以组成百福图;或者在“福”字笔画镂空的部分添加一些花纹和图案,表达不同的寓意

 

除了文字形式的“福”,在民间最常见的是以谐音寓福。在谐音寓福的吉祥图案中,蝙蝠是经常会与福相关联的动物

 

微信图片_20220511095200.jpg

▲台江区积善堂"五福临门"

 

至少在明清时期开始,随着吉祥文化的发展,或许是因为蝙蝠超强的生存能力,长寿的特征以及神秘色彩等因素,蝙蝠进入了吉祥动物行列。人们从蝙蝠的“蝠”字联想到了“福”字,把它和“福”联系起来,蝙蝠的地位获得了提升。无论是在建筑上还是在器物上以及服饰上,到处都可以看到蝙蝠的造型,这种造型成了最常见的一种吉祥图案。在吉祥图案中蝙蝠翩翩起舞,飞来飞去,成了人们热爱的一种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动物

 


下方是现藏于福州市博物馆《闽都华章——福州历史文化陈列》展厅“海滨邹鲁”板块中的红木百宝嵌砚盒,工艺精美,寓意美好

 

微信图片_20220511095218.jpg

▲清 红木百宝嵌砚盒 福州市博物馆

 

砚盒面四角边镶嵌有四只珐琅蝙蝠,中间位置两两相对六只呈飞翔状蝙蝠,因“蝙”与“福”谐音,因此也有祈求平安幸福之意,质地分别为玛瑙、绿松石、青金石、还有两只用和田玉雕刻的佛手。盒面错落有致地用贝壳、螺钿镶嵌有各种呈飘浮状的祥云、翩翩起舞的蝴蝶、展翅飞翔的鸟儿,各种造型别致形状奇特的石头,以及形态各异的花草树木,使整个砚盒色彩斑斓,动静结合,十分精美

 

微信图片_20220511095220.jpg

▲清 红木百宝嵌砚盒 福州市博物馆

 

蝙蝠能够和很多吉祥物搭配在一起,表达不同的含义,比如与铜钱组合在一起表示福在眼前。因为古代钱币中央都有一个方孔,俗称为“钱眼”,所以和蝙蝠组合在一起就取它们的谐音“福在眼前”了;与寿桃组合,则寓意“福寿双全”;与善字组合,寓意“福善吉庆”;还有就是与海组合,意为“福如东海”

 

来源:福州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