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船政文化 | 著名科学家屠呦呦
发布时间:Apr 27, 2022 | 作者:福州名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
同治五年(1866),闽浙总督左宗棠在福州马尾创办福建船政,在即将调任陕甘总督时,极力举荐沈葆桢出任船政大臣。沈葆桢主政船政长达八年有余,任内管理中外人员同心建设,确保了近代舰船和工业技术的引进;积极筹措资金,保障船政各项建设事业的发展;任内完成了船政各项创始目标,为船政和中国近代海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严复、罗丰禄、刘冠雄、叶祖珪、蓝建枢、萨镇冰、林葆怿、高鲁等都从船政学堂毕业。
左宗棠
沈葆桢
图源: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网络
著名科学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出生于浙江宁波,近年,宁波本地的地方史学者对天一阁博物馆所藏《甬上屠氏宗谱》进行深入阅读研究,在其中理清了屠呦呦的家族谱系传承,追溯出屠呦呦的父亲屠濂规,祖父屠用悆,曾祖父屠宗年等信息,由此实际为船政和宁波的深厚渊源增加了一个新的注脚,因为屠呦呦的曾祖父屠宗年,是一位船政的宁波籍军官。
图源:网络
船政和宁波的渊源,可以一直追溯到船政诞生前的1862年。当时担任宁波海关税务司的法国海军军官日意格,负责配合法国海军在宁波设立了1座造船厂,雇佣宁波等地的中国工匠,利用从遥远的克里米亚地区运来的舰船轮机等装备,从1863至1864年建成了4艘蒸汽动力炮舰,由法国海军军官德克碑指挥,担负宁波的巡防捕盗工作。也就在1864年,当时驻节在杭州的闽浙总督左宗棠注意到了宁波的这座法军造船厂,开始思考有关中国人自造轮船和图强的问题。多年后,1866年6月25日左宗棠上奏申请在福州马尾设厂造船,曾充满感情地称,自己的计划酝酿已久,“怀之三年”,点算起来,三年之前就是宁波造船厂成功造出军舰之日。宁波船厂在1864年结束其使命,而主持、参与这座船厂建设的日意格、德克碑和很多后来被称为“宁匠”的宁波籍工人,此后的身影出现到了千里以外的马尾,成为船政事业的早期开拓者。
船政创生时,被左宗棠、胡雪岩等主事者招至马尾的宁波人除了工匠之外,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
宁波是航运业发达的城市,第一次(牙鸟)片战争后成为通商口岸,本地有大量的青年在西方商船上充当水手,谋求生路,也由此渐渐在宁波的一些县份、乡村,形成了以从事西式船只舵工、水手为职业的群体。1854年,宁波船商集资购买了1艘蒸汽动力轮船“宝顺”,即大量由本地的青年充任船员。左宗棠坐镇浙江时,也注意到了这一特殊现象,1866年船政创设,考虑到未来驾船需人,一批曾经有过轮船工作经验的宁波人被网罗到福州,其中最为著名的是曾经担任“宝顺”轮管驾的贝锦泉,而屠呦呦的曾祖父屠宗年也就在这群人之中。
随着船政自行建造的军舰日益问世,这些来自宁波的舰员又不断召唤亲朋投效船政,在船政后学堂尚未培养出海军军官的年份里,宁波籍舰员成为船政水师的人员骨干。
以船政建造的第一艘军舰“万年清”为例,在初建成时全舰编制98人,宁波籍舰员就多达93人(另外5人分别为泉州、绍兴、上海、松江、宝山),籍贯主要分布于宁波府所辖的鄞县、镇海、慈溪3县,其中来自鄞县屠氏家族的就有三副屠友才、水手头目屠宗升等。
屠宗年,字鹤亭,号渔庄,1836年2月9日出生于宁波鄞县,早年的身世情况较为模糊,因为某种机缘巧合,和本地的一些青年一样学会了与近代轮船相关的作业,凭着这种特殊的技术,1866年后随同乡贝锦泉等来到船政,最初以军工身份在船政的“华福宝”等炮舰上任职,后逐渐调至船政自造军舰上担任高级军官。
1871年时,船政奉旨以自造的军舰为主编练为舰队,旋即开始实施军舰外拨各省的调拨驻防制度。船政舰队所属的军舰分防到全中国沿海所有的通商口岸,一时间随着船政军舰的进驻,中国海防初步迎来了近代化的曙光。所有驻外的船政军舰中,离“家”最远的是远赴盛京的“湄云”舰。
“湄云”号是船政历史上建造的第二艘军舰,舰名取崇敬天后妈祖之意。1872年当时的盛京将军奏请清廷批准,船政将“湄云”调往盛京的海上通商口岸牛庄(今辽宁营口)驻扎,担负当地的海上巡防、捕盗等任务。屠宗年可能就在此时随着“湄云”远赴牛庄,到了1873年时已经成为“湄云”舰的舰长,官职升迁为都司衔军官。
随后的时光里,和大部分驻外船政军舰一样,“湄云”在驻防城市长期戍守,保卫海疆安宁,也使得船政的故事在这些远离福州马尾的地方传播,形成了船政文化中十分独特的驻外军舰文化。在营口牛庄当地的记忆中,“湄云”是一艘敢战无畏的英勇军舰,作为整个辽东海岸线上重要的巡防舰,“湄云”虽然以牛庄为驻地,但航迹遍及鸭绿江口至旅顺大连湾乃至朝鲜半岛的广阔海域,因为捕捉盗匪得力而著名。
在“湄云”进驻黄渤海海域的第二年,该舰便一举击破海上巨盗,抓获匪船,经北洋大臣李鸿章奏请获准,屠宗年因功升迁补用守备,赏戴花翎。此后随着“湄云”在北洋不断积功,屠宗年在1880年升迁至副将衔补用游击。
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军在朝鲜西海岸牙山湾偷袭中国军舰和运兵船,中日甲午战争爆发,驻扎牛庄的“湄云”备战之际,任职该舰舰长20余年的屠宗年在8月18日因病去世。转年的3月,日本第一军击败守卫牛庄的清军,在牛庄船坞中避冻的“湄云”落入侵略军之手,船政军舰驻守营口牛庄的历史也在此时悄然落幕。
来源:福州名城保护开发有限公司
- 上一篇: 【资讯】南公河口:探寻福州的“爱国路”
- 下一篇: 【资讯】福建“最矮的山”,就在福州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