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资讯】榕博臻品|凤冠霞帔鎏金坠 华美添彩祈平安

发布时间:Mar 30, 2022 | 作者:福州市博物馆


微信图片_20220329094237.jpg

福州市博物馆 茶园山南宋古墓部分文物

 

帔坠,亦称“霞帔坠子”,是为使古代妇女礼服霞帔在穿着时能平展下垂而于底部缀挂的饰物,多用金银或玉石制成。

 

霞帔”一词初见于唐代,白居易诗作《霓裳羽衣歌》中有:“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之句。一条如虹般帔帛飘然若舞,定是给“回眸一笑百媚生”的美人增色不少。随着时代的变迁,霞帔从一种展现女子曼妙灵性的衣俗逐渐走入宫廷,而后发展成为宫廷内外命妇的礼服规制,自此成为身份及地位的象征。

 

由于霞帔是丝织品多不易保存,而以金、银、玉为质的帔坠却大都得以保存了下来,宋元墓中出土帔坠的实例很多。且宋代的帔坠还没有形成严格的服用制度,民间也广泛使用,其纹饰式样纷繁。

微信图片_20220329094243.jpg

 

鎏金银“转官”镂空花卉纹帔坠(南宋)

 

长7.2厘米,宽5.1厘米,最厚1.9厘米

 

现藏于福州市博物馆

 

微信图片_20220329094248.jpg

这件出土于福州北郊茶园山南宋古墓的“鎏金银“转官”镂空花卉纹帔坠”,现藏于福州市博物馆。该件文物呈心形,盖盒状,上下两面由子母口扣合而成。宋、元代帔坠的形制基本为鸡心形,凤冠霞帔,旧时富家女子出嫁时的装束,帔坠便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配件。

 

来源:福州市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