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榕博臻品 | 清康熙青花杂宝纹杯
发布时间:Mar 1, 2022 | 作者:福州市博物馆
至宝通洋外
“碗礁一号” 沉船出水瓷器展
“碗礁一号”沉船遗址出水的瓷器为清代康熙中期景德镇民窑产品,累计出水17000余件,大部分为青花瓷器,少量为青花釉里红器、单色釉器、五彩器等。出水瓷器胎质坚硬、釉色莹润、器型多样、纹饰丰富,在绘画题材上以中国传统瓷器装饰纹样为主,有植物、动物、人物故事、山水等,如梅兰竹菊、洞石花草、花鸟蕉叶、婴童嬉戏、渔人泛舟、杂宝博古等。
下面要跟大家分享的榕博臻品就是——清康熙青花杂宝纹杯。
青花杂宝纹杯
高5.5厘米 口径8.3厘米 足径3.8厘米
圆唇、敞口,直壁圈足
外壁绘青花束书杂宝纹
内底杂宝纹
外底青花双圈弦纹内一方形花押款
杂宝纹
杂宝纹是一种典型瓷器装饰吉祥纹样,始见于元代,多作辅助纹饰。
杂宝的本意为诸色珍宝,主要由佛教法器、民间宝物以及寓意吉祥的器物组成,因其所采用的宝物很杂,故称“杂宝纹”。
元代杂宝纹大致有双角、银锭、犀角、火珠、火焰、火轮、法螺、珊瑚、双钱等。
明代又新增祥云、灵芝、方胜、艾叶、卷书、笔、磬、鼎、葫芦等。
明清时期多以散点式布局将杂宝描绘在器物上,也有作为主纹的,主要集中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
“包罗万象”
杂宝纹虽属于零散的小纹样,但其中包含的各种纹样都是先人对于吉祥如意、长寿平安等美好愿望的追求,是中国古代文化对美好诠释的一种大集合,体现了中国古人丰富的想象力,在中国古代吉祥纹样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