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搜索

【资讯】福州市非遗项目亮相福建非遗迎新春系列活动

发布时间:Jan 26, 2022 | 作者:今日头条


image.png

 

     1月25日上午,由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福建省艺术馆(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福州市群众艺术馆(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各设区市、平潭综合实验区文化馆(艺术馆、群艺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福安市文化馆、长乐区文化馆、福建省雕刻艺术家协会共同协办的“福虎迎春——福建非遗迎新春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位于三坊七巷的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举行。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立峰出席启动仪式并致辞,省艺术馆(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书记、馆长陈秀梅主持。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吴为山先生为展览题词。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立峰、福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陈思源分别致辞。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处长苏忠明、福安市文体和旅游局局长林霁、长乐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党组成员、二级主任科员施惠、福建省雕刻艺术家协会会长陈文荣、银饰锻制技艺(畲族银器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林仕元、寿山石雕省级非遗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郑幼林、寿山石雕省级非遗传承人冯伟等近百人参加了开幕仪式。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张立峰在致辞中表示,作为唯一以“福”字命名的省份,福建的“福文化”资源丰富,人民群众对“福文化”有着高度的心理认同和文化认同。期望通过此次系列活动,充分展示近年来福建省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热闹的中国年氛围,让市民和游客感受浓厚的年味,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春节于2006年被列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囊括了众多具体的民俗活动和非遗实践。本次“福虎迎春——福建非遗迎新春系列活动”主题鲜明,形式多样,极具地方特色,充分展示了近年来福建省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突出以下几个主要亮点:

     一、聚焦福虎主题,彰显福建特色。“福虎迎春——福建非遗精品展”,展览展出以“福”“虎”为创作主题的剪纸、木雕、石雕、漆画、篆刻、漆线雕、德化瓷、漆艺、木版年画、银雕等我省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并重点展出我省福安和长乐地区的非遗项目,以此祈祝“全家福安 一生长乐”。“林徽因—福州古厝走出的文化遗产守护者”则以全域视角,用大量的珍贵文献和实物,首次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出发,以福州女儿林徽因先生的家国情怀、建筑研究、文化遗产保护、文学成就等四个部分来致敬她的治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展现她的家国理想与卓绝贡献。“福虎迎春 年画呈祥——我们的小康生活新年画作品展”在省艺术馆展出反映现代新生活、新思想的剪纸、农民画、农民漆画等我省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民间美术作品。

     二、线上线下联动,营造年节氛围。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结合文化和旅游部、省文化和旅游厅工作部署的“文化进万家——视频直播家乡年”系列活动,组织举办“非遗过大年——福建省第三届非遗短视频大赛”和“福‘见’技艺——福建省非遗传承人微视频联展”,在征集、剪辑的基础上,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视频展播的形式展示福建省各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和传承活动,让无法回家过年的人民群众在网上也能感受最具家乡特色的“年文化”,营造欢乐、祥和、喜庆热闹的中国年氛围。

     三、注重活态传承,共享文化大餐。位于省非遗博览苑的“非遗达人秀——街头文化艺术迎新展演”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我省剪纸、松溪版画、漆线雕、软木画、拍胸舞、南音等非遗项目,并与观众现场互动,以接地气、表现力强、深受大家喜爱的艺术形式,丰富群众春节假期的文旅生活,进一步彰显福州的城市活力。

 

image.png 

 

image.png 

 

     本次“福虎迎春——福建非遗迎新春系列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有助于不断提高社会各界对非遗的认知水平,不断完善非遗保护传承的方式与方法,进一步拉近非遗与群众的距离,进一步增强项目的传播广度和传承活力,构建以政府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保护新格局,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浓厚氛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力。

 

image.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