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榕博看展 | 象园木雕中的匠心传承
发布时间:Dec 6, 2021 | 作者:福州市博物馆
百年传承 匠心守艺
象园木雕工艺
象园木雕工艺是从民间建筑、家具、佛像雕刻逐步发展而来,源远流长、门类齐全、技艺精湛,极富地方特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象园、大坂、雁塔三大艺术流派。象园木雕以其精湛的技艺、深沉的意蕴、明晰的流派传承成为福州木雕的集大成者。2007年8月,福州木雕(象园)被列入福建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21年11月28日,非遗在社区:晋安区文化馆2021年流动服务车周末亲子体验‘象园社区省级非遗项目——福州木雕(象园)’实践活动来到了福州市博物馆。
展览现场
著名福州木雕(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市级)传承人叶国强老师带领大家参观了位于福州市博物馆1号展厅的《百年传承 匠心守艺——福州木雕(象园)省级非遗项目传承展》。
叶国强老师从人物雕刻、鸟兽鱼虫、吉禽瑞兽品各类木雕作品中具体解析了其呈现出艺术特色。一个个惟妙惟肖的木雕展品展现在大家眼前,让小朋友们再次感叹非遗文化的巧妙绝伦。
叶国强老师认为:象园木雕所展示的不仅仅是艺术的体现,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让传统的象园木雕技艺加入现代社会需求的时代文化,提高民众的传承技能和传承积极性。
林圣如老师擅长从传统文化和神话传说中取材,创作出立意新颖、做工精湛的作品,如《司马光砸缸》《东方朔偷桃》《八仙过海》。在介绍展品的同时也绘声绘色地向小朋友们讲述了展品背后所蕴藏的故事。
林圣如老师表示:任何一门技艺的传承,都离不开日复一日的坚守,任何一门手艺都必须要在传承和创新之间融合,作品才能一直延续,并受到大众喜爱。“象园木雕要实现一代代传承并不容易,必须要有匠人匠心,艺无止境,才能在新的时代焕发生机,世代相传。”
这些展品或造型劲健浑厚、或构思大胆巧妙、或风格细腻逼真、或刀法刚劲娴熟,让学生们产生了极大兴趣,他们在各个展柜前驻足观看,近距离感受福州木雕之美。
有的学生感叹作品雕刻手法的精巧绝伦,有的学生对作品背后的人物形象和相关的故事充满好奇。让观众们以不同的视角去解读非遗文化,去感知非遗文化的传承之路,当“年轻”的视野与“古老”的手艺碰撞,激发观众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也激发文化传承新的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历史文化遗产不仅生动述说着过去,也深刻影响着当下和未来;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子孙后代。保护好、传承好历史文化遗产是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根和魂,也是城市魅力重要的展示窗口。福州市博物馆一直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通过丰富多彩的展览和活动向广大人民群众展示福州悠久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原点。福州市博物馆将继续与各高校、各社区合作,积极搭建博物馆与公众沟通交流的平台,引导广大青少年通过博物馆这个平台加入到保护文化遗产,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队列中来。让我们在保护中传承历史,在传承中读懂历史。共同守护福州文化,守护非物质文化遗产!